職場:內在關系模式的四種類型
我的很多文章都講到,所謂的性格或人格,其實就是“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系。
這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更詳細的說法是,我們童年時和重要親人的人際關系互動,都會被我們內化到內心深處。我們的一生,便是將這些內在的關系投射到外部的人際關系上的一生。當然,成年后的外部人際關系也會部分地改變內在的關系,但這很難。
在這些重要的親人中,父母通常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我的文章將這個本來很復雜的內在關系概括稱為“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的關系,其實還有像“內在的祖父母”“內在的外祖父母”和“內在的兄弟姐妹”等與“內在的小孩”的關系。我差不多只寫“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系,只是為了寫文章的方便。
這個內在的關系模式,大致有四種:
1.“我行,你也行”
也即“‘內在的小孩’行,‘內在的父母’也行”。假若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同時又給予孩子自由,認可孩子的獨立空間和能力,那么這個孩子就會發展出這樣的內在關系模式。
2.“我行,你不行”
也即“‘內在的父母’行,‘內在的小孩’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人愛孩子,但同時又對孩子極其嚴厲,甚至常用暴力方式對待孩子,那么這個孩子就容易形成這種內在關系模式。
3.“我不行,你行”
仍是“‘內在的小孩’不行,‘內在的父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人愛孩子,但同時又喜歡孩子溫順而聽話,那么這個孩子就容易形成這種內在關系模式。
“我行,你不行”與“我不行,你行”的差別是:前者以“內在的父母”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際關系時將“內在的小孩”投射給對方;后者則以“內在的小孩”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際關系時將“內在的父母”投射給對方。
4.“我不行,你也不行”
即“‘內在的小孩’不行,‘內在的父母’也不行”。如果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又經常折磨孩子,那么這個孩子就容易形成這種內在關系模式。
具備第四種內在關系模式的人,最容易制造兇殺案件,譬如連環殺手和偏執狂。看新浪網的新聞,每天都可以看到情殺案件,即男人殺死了要和自己分手的女友或太太。這類案件的制造者多是偏執狂,愛人離開他們,是對他們最大的否定,令他們感到“我不行”。他們受不了這種打擊,于是將愛人殺死,隱含的意思是“我奪了你的性命,你更不行”。
連環殺手和偏執狂自然是最危險的,但他們不是對社會危害最大的人,因為人們很容易對他們產生防范。
對社會危害最大的人,常常是第二種人。因為他們看起來很自信,甚至在某些人眼中稱得上“非常優秀”,于是非常具有迷惑性。
最極端的“我行,你不行”的人,他們會處處都要自己說了算,并且不能接受別人展示自己強大的一面。他們要么用霸道的方式,要么用巧妙的方式,讓周圍人感到自卑,從而將他的“我行,你不行”的內在關系模式充分地展現在他的外部人際關系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