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業開啟洗牌轉型模式
皮革業屬于勞動密集、高污染產業。一方面,我國人造革合成革產業經過50多年發展,產量已占全球80%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大多產品是簡單重復生產,產品檔次得不到提升,高附加值的產品仍然有很大缺口;整個行業產能過剩情況突出,產品競爭十分激烈。尤其是普通的PVC革、PU革產品幾乎毫無利潤可言。
在福建,不少皮革企業放棄產品與技術創新,走不規范經營路線,開始靠投資房地產等高利潤平臺,補貼皮革業。皮革業一度陷入惡性競爭,產品附加值不斷減少,逐漸喪失國內外市場份額。
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認為,特別近年來原材料、人工成本高企,今年起施行的新環保法,更是加大了皮革企業的生存壓力。一批低效能高污染的皮革企業加快被淘汰,整個行業已經進入大洗牌時代。
承受著經濟下行壓力的中國皮革業走過了不同尋常的2014年,整個行業未來即將進入以中速發展、結構優化、創新驅動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如今,超纖革、功能性產品、高物性合成革產品的年成長率超過20%,利潤率也遠超過普通合成革產品。可以預見,產品與技術的轉型與升級、創新與換代已然是整個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相關鏈接:
日前,晉江安海鎮政府聯合晉江市環保局在可慕皮革集控區舉行現場會,就皮革企業污水處理、管理機制問題進行探討。
據悉,為解決集控區制革污水排放問題,可慕村目前新建一個占地面積10畝的污水處理廠已投入試運行。現場會前,與會人員先后走訪東石電鍍華懋集控區和可慕皮革集控區的污水處理中心。
據了解,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可慕村就開始有人從事制革行業,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小制革”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制革行業的無序發展,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惡性競爭特別是污染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從2011年年底開始,可慕集控區內原63家企業整合重組成4家規模制革企業,提高了集控區的整體水平和污染集中控制。
當天的現場會提出,可慕制革行業要注重技改提升,尋求發展新路;理順機制,提高集控區整體管理水平;強化產業和園區長遠規劃,做大做強皮革行業;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加強環保巡查監管,強化污染治理,推進可慕皮革行業持續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