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千萬不能有的態度
如果你總認為自己不夠優秀、不夠漂亮、不夠資歷、不夠聰明或諸如此類,那么,這種自卑思想會從你的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來。既然你連自己都不相信,那別人為何要相信你呢?多跟積極的人交往吧。
多去閱讀、多加思考,找出自己的優勢,然后自信說出自己對某方面很擅長。別再找借口說自己不能怎樣,多找理由暗示自己能夠干什么。人們總說“人是不堪一擊的”,但這完全荒謬至極。你絕對可以堅強如鐵。
不要暗示自己會失敗——因為心理暗示往往會成真。
人人都會犯錯。不管你覺得自己如何對不起某人,為了過去的事而一味自責也無濟于事,甚至還會讓你更愧疚。不論是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說了不該說的狠話,還是犯了不該犯的工作錯誤,既然事情已經過去,就不要再耿耿于懷。如果你已經作了道歉和解釋,那就讓它過去吧。把精力投入到未來,那才是進步的開始。
雖然你應該盡量與周圍的人融洽相處,但也不必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的本性。請擁抱本真自我、向他人展現真我吧。如果別人不喜歡本真的你,那也是他們的問題和損失。
相關鏈接:
要善于克服社會知覺中的最初效應。而這最初效應就是大家熟知的“先入為主”。有的人就具有特意造成良好的初次印象為能力,而把自己本來的面目掩飾起來。為此,在談話中應持客觀的、批判的態度,而不應單憑印象出發。
幾個小青年上車不買票,油腔滑調地說:“我們是待業青年,沒有工資,買什么票?”優秀售票員姜玉琴就對他們說“乘車買票五分、一角是小事情,可是名譽搞壞丁,你出多少鈔票也買不回來……”這番話,使得幾個小青年面紅耳赤,終于補了票。試想,若是來-番針鋒相對的爭吵,或冷潮熱諷,情況會怎樣呢?
在談話過程中,雙方由于某種動機,表現出言不由衷、見風轉舵或半吞半吐,顧慮重重。為此,要盡可能讓對方在談話過程中了解自己的態度:自己所感興趣的是真實情況,而對迎合、奉承的話是很厭惡的,這樣才會從談話中獲取比較真實、可靠的信息。
據說,蘇聯首任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出身于貴族。一次,在聯合國大會上,英國工黨的一名外交官向他挑釁說:“你是貴族出身,我家祖輩是礦工,我倆究竟誰能代表工人階級?”莫洛托夫不慌不忙地說:“對的,我們倆都背叛了自己的家庭!”這位蘇聯外長,并沒有長篇大論地進行駁斥,只是用了一句話,多么雄辯的口才,多么絕妙的可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