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解讀:一時沖動說走就走
小張一直是一個按部就班的人,但是工作兩年后,突然覺得很無趣。畢業(yè)后就被安排在一家國企工作,雖然工作輕松,但是每天的生活比較枯燥單調,還要看領導臉色,覺得太壓抑,所以就裸辭了。
職業(yè)發(fā)展專家表示,有時候越逃避越容易惡性循環(huán)。“裸辭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裸辭了狀態(tài)就會好嗎?”目前,職場上很多人在職業(yè)生涯缺少職業(yè)探索的階段。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地接受完所有的教育然后就業(yè)。
但是在就業(yè)前對做什么職業(yè)或者什么職業(yè)適合,這件事基本上是沒什么概念。這就導致了一旦進入職場發(fā)現自己不適應就馬上斷定自己不適合。但是自己到底適合什么職業(yè)又完全沒方向。
要么被困在已有的崗位上怨天尤人,要么進入頻繁跳槽的死循環(huán),折騰幾年之后會更加迷茫。“初入職場,無論是進入哪種類型的企業(yè)都會遇到職場適應的問題,很正常。適應力本身就是一種很重要的職場能力。”
相關鏈接:
如今高端人才競爭激烈,在大城市尤其明顯。“草莓人”的心態(tài)和做法,最受影響的是自身職業(yè)發(fā)展,因此職場人尤其是職場新人更要擺正心態(tài),盡量不做“草莓人”。要接受自己可能因工作沒做好而受到批評;要知道別人未必是排擠自己。
同時要放低姿態(tài)、從零做起,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努力改善自己。要有明確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加強對自己的職業(yè)技能培訓以及社交方面的培訓,改善人際關系,還可以看些職場成功學之類的書籍。
即使確實是受到領導冷遇、同事排擠,也要以“見怪不怪”的心態(tài)來坦然接受,告訴自己這是進入職場后的“必修課”。遇事要冷靜,注意社交技巧,不要動輒辭職。同時學會科學減壓,如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多和朋友交流,多到戶外活動。千萬不可選擇酗酒、暴飲暴食等有害的方式來減壓。
“草莓人”多是年輕人,一般是剛剛進入職場或工作兩三年的職場新人。“草莓人”從小嬌生慣養(yǎng),成長經歷一帆風順,被家長寵著,由于成績好也受老師關照,優(yōu)越感和自信心都比較強。他們年輕時尚,會工作也會享受生活。
職場的這些“草莓人”存在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遇到挫折時抗壓能力差。他們很難接受自己剛進入職場時“我什么都不是”的心理暗示。一旦落在人后或受到領導批評、同事冷落,他們的心理很難平衡,往往不能虛心接受批評,認為是領導看不起自己或苛求自己,他們有的出言頂撞,有的甚至辭職了事。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在“草莓人”剛剛進入社會的兩三年內尤其頻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