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求職者使用社交媒體的解讀
要好好經營你的電子簡歷。每天都要訪問自己的簡歷網頁,增加吸引人的新信息,比如你發現一些消息與自己涉獵或者專長或是感興趣的領域相關。你也可以和別人分享自己找到的一些訊息,比如令人興奮的或者發人深省的內容。你還可以加入網上的校友和行業群體。總之,聯系、聯系、再聯系。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天的這份努力會迎來一個可以給自己今后面試鋪平道路的貴人,或者是一位告訴你有哪個職位空缺的好心人,或者是一位潛在的新客戶。你所發布的內容可能也會在用人機構的搜索雷達上自動出現。
今時今日,虛擬世界簡單又構建巧妙的人際關系網對人才市場上所有求職者都至關重要。
但如果面對互聯網的汪洋大海,你還是一位剛出海的水手,不比平日跟你競爭工作的年青一代那么游刃有余,那你就要在這方面多留心了。因為經驗不足會給你制造麻煩。求職招聘網站CareerBuilder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每五位負責招聘的經理之中就有約兩人目前借助社交媒體調查了解應聘者,這些利用社交媒體的經理表示,基于社交媒體上搜到的一些信息,他們做出了不錄用某些應聘者的決定。
這令我想到了年長的求職者,即便是帶著最好的意圖去使用社交媒體,他們也會出錯,或是根本沒有采取行動。
以下是我總結年長求職者利用社交媒體犯下的一些錯誤,這也是他們應該避免的錯誤。
1. 輕率。這話聽起來再容易理解不過。但現在你就可以花上點時間,瀏覽下自己的Facebook主頁或是個人Twitter feed的訂閱信息,看看你是否明白了這話的意思。正如美國職業網球明星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在自己大獲成功的那則1990年佳能相機廣告中說的:“形象就是一切。”
發布不適合的相片和評論總有一天會給你帶來麻煩。別把自己狂飲啤酒的相片放上網,也別發那些穿著搞怪服裝犯傻的照片,就算是萬圣節也不合適。不要發表暗示自己持種族、宗教、性取向和年齡歧視的評論,即使你那樣評價本意只是開個善意的玩笑或者調侃,也別在網上那么說。另外,永遠都不要對前用人機構或是老板出言不遜。
2.不了解“網上”已有的個人消息。你必須首先查看一下自己在網上的背景資料。首先從谷歌上搜索自己的姓名開始。也許你會意外地發現,網上有些新聞報道或者博客提到你,卻讓人感到你的形象不那么光彩。在Facebook上,你要復查個人賬號里的那些相片。不少相片都不是你自己發布的,而是那些你將標簽設為“好友”的人上傳的照片。看到不合適的相片,就把鼠標放在相片的右上角,移除它,或者不要把相片的標簽設在你名下。在Twitter上,你可以翻查那些@你個人賬號的評論,找出別人提到你的時候發布的帖子。就算你無法刪除那條對自己不利的評論或者那幅圖,至少可以為日后客戶或雇主可能提起它們準備好如何應對。
3.沒有LinkedIn網站個人簡歷。我認為,這是年長求職者犯下的一個最大錯誤。在我看來,LinkedIn是如今適合所有求職者的基本社交媒體簡歷工具。對企業而言,如果想找到人手填補空缺,LinkedIn網站就經常是他們搜尋人才的起點。對你來說,憑借這種方法,就可以迅速建立一張廣播四方的職業網絡,通過它甚至能追溯到你兒時的記錄。
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廣布網絡才是王道。用人機構喜歡招聘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這是經過事實考驗的審核流程,千真萬確,它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變過。
所以說,這么一來,當招聘經理看到你有電子版簡歷時,這也能幫助他們緩解擔憂,不會擔心因為你是一位年長求職者,而在技術上落后于時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