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費流失”為不實報道 會議費和差旅費僅占10%
從科技部創新發展司獲悉,2014年我國研發投入繼續提高;萬億元科研經費中,企業占了大頭,占比達到77.3%的新高。
“企業科研經費支出,除了承擔國家財政資金的項目要按預算管理,其他部分想如何使用,應該是企業自己說了算。”一位從事科技投入統計的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企業是已經科研經費投入和使用的主體,他們會努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來立項,并瞄準市場競爭力提高經費使用效率。
有統計表明,2014年企業有422.3億元的研發經費來自政府,比例并不高,約占4%。
據《2014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3015.6億元,比上年增加1169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已連續兩年超過2%,且呈持續上升態勢。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77.3%、14.8%和6.9%。企業支出研發經費100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增速分別比政府屬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高2.8個和6.1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為84.2%,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
那么,下一個問題來了:國家財政資金投入的項目經費怎么花的呢?真的都花在出差開會的路上了嗎?其實不然。記者從科技部科技經費監管服務中心提供的近三年來科技部支出的主要科技計劃支出結構表格中看到,支出最大的是材料費,占比接近總支出的30%。而會議費和差旅費兩項的總和,一般不超過總支出的10%。
“根據我們的統計,2012-2014年度在原'863'、'973'、‘科技支撐計劃’三大國家科技計劃在研項目支出情況中,名列前三位的,分別是:材料費、設備費和測試化驗加工費。”科技部科技經費監管服務中心李寶智處長告訴記者,以支撐計劃為例,在預算科目中,材料費居首位,占總支出的28.10%;緊隨其后的是設備費支出,占比15.31%;測試化驗加工費排位第三,占比13.07%。而備受社會關注的會議費僅占比2.82%;差旅費占比8.53%。
“支撐計劃由于涉及單位分散,差旅費用還會略高于其他科技計劃中的此項支出。”李寶智說,科技部主要支持的是自然科學類的科研項目,有些項目需要野外作業,有些項目需要出差考察,對于會議費和差旅費,要正確看待。李寶智表示,用于差旅等的費用,不可能像傳說中的那么高。
針對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科協調查顯示科研資金僅40%用于項目本身,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的說法,中國科協今天發表相關聲明。
社會上一直有關于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的質疑,來自公共資金的科研經費是否存在被冒領、多領、挪用、浪費的情況?中國青年報8月31日發表題為《科研經費催生多少富翁》一文,文中提到“中國科協的一次調查給出了更為直觀的數據:科研資金用于項目本身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今天發出的受權說明稱:“中國科協于2003年組織開展第一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并于2004年公開出版《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該報告中有關內容為:‘三、直接用于科研項目的資金比例。調查結果顯示,從全國來說,資金用于項目本身的比例在40%左右’,未有所謂‘科研經費流失’的相關內容。”
同時,中國科協表示,針對科研經費數據不實報道,要求相關單位盡快采取措施予以澄清,同時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