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生活不平衡讓人很懊惱
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是希望能夠能同時兼顧工作和生活,但是是否能夠實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因素又有很多:比如工作量是否合理,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甚至需要合作的同事是否有地域文化差異等等。在國內,相較于歐美國家,加班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也就是說更多的人會在工作上花費更多的時間。
這個現象的產生也是有特定原因的: 相較于比較成熟的歐美國家,中國還是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各行各業的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拿我們獵頭行業來看,現在市面上的獵頭公司參差不齊而且數量龐大,但是具體行業里的優秀人才數量是一定的,如果顧問希望在第一時間找到合適的人選,很多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去跟候選人溝通和交流;反之人才就可能被競爭對手‘獵’走。
其實這個道理對其它行業也是一樣的:任何行業的可用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希望能夠先與競爭對手搶下相關資源,公司需要付出的各方面的成本也會相應提高或者增加,轉嫁到公司員工身上,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加班。過度的加班勢必會導致工作與生活失衡。
但是現在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員工會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在面試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候選人咨詢我公司的加班情況是否嚴重,尤其是女性工作人員,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家庭生活當中,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即便在薪資上稍微差強人意,還是會選擇加班少的工作。
對于男性求職者來說,雖然也會關注工作生活是否平衡,但相較于好的發展平臺和空間,合理的甚至過度的加班都是可以接受的。這樣的現實也不難理解:在傳統的中國家庭,男性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壓力,一份好的工作和可觀的薪水對于他們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做到工作與生活平衡是大眾所希望的,但是否能夠實現不是單一因素能夠決定的。 另外,該報告還指出年長者的工作生活平衡指數比較高,而年輕一代較低。其實這個現象很好理解:工作年限較長的員工在處理自己工作相關的問題的時候經驗更豐富,效率會更高,也就更容易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而年輕人處在積累的階段,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對于如何提高平衡指數,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訣竅。我們都會說:術業有專攻,任何一個職位,只要能夠有很好的態度和心態去學習和鉆研,把自己的工作內容做透做精,加之恰當的時間管理,在一定階段以后是可以很好的做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