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海企業跨行“抱團” 實現轉型升級新突破
近日,一個由27家當地龍頭企業組成、涵蓋當地重點行業、總注冊資金20億元的航母式超大企業聯合體,在甌海誕生。這家名叫“甌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無區域企業集團,剛剛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核準,旗下設6家子公司并已開始運行。
這是甌海企業整合重組的又一創新模式,跨行“抱團”,以大帶小,成為該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新的突破口。
跨行聯手,大手牽小手
強強集團、金州集團、忠義集團、中城集團、瑞新集團、冠盛集團……新成立的甌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27個股東單位,全部為甌海區支柱型企業,領跑當地鎖具、建筑、汽摩配、服飾、眼鏡、電子、鞋業、皮革等各大行業。
每個股東都是龍頭“老大”,而且涉及不同行業,為何還要“抱團”重組?該集團副董事長姜忠義解釋,各個股東企業在各自行業內盡管位居前茅,但每一個企業都有不同的優勢和不足,“抱團”重組,首先可以實現內部優勢互補,求得更長遠的發展。另外,“甌聯”是集股權投資、國際貿易、產業置業、市政建設、物流商貿、中小企業擔保等產業于一體的跨行業、綜合性企業集團。其理念是幫助中小企業融資、整合重組、轉型升級,幫助中小企業上市、引進技術、設備和人才,創辦各類專業市場,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建設,投資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升級。換句話說,是通過跨行聯手的方式,實現“大手牽小手”的幫扶效果,尋求整體發展。
供資金建市場,破解瓶頸
利率全市最低,只收取0.2%的擔保服務費,比小額貸款利率還低一半多,卻要承擔100%的風險……“甌聯”旗下的子公司——溫州甌聯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卻做這起高風險的生意。該公司董事長李建江說,有發展需要的中小企業都可向“甌聯”申請擔保貸款,也不控制額度。該公司計劃兩年內達到20億—30億元的擔保金額,真正幫助中小企業克服融資難瓶頸。
除提供資金支持,“甌聯”還為當地中小企業開拓市場。據甌海區經貿局局長王加瑞介紹,目前全市共有幾千家汽摩配企業,但稍微上規模的專業市場還沒有,集聚著600多家汽摩配企業的甌海,該行業專業市場也是一個空白。建造全市最大的汽摩配市場是“甌聯”的近期規劃,該項目已選址在仙巖鎮,占地400余畝,總投資7億元。目前正著手處理土地政策事項。
除了汽摩配市場,家具市場、物流中心等都已被“甌聯”列入項目日程。其中,在梧田規劃面積400畝的家具市場,將對目前家具市場進行全新改造升級。
重組抱團,告別“低小散”
甌海區共有企業1.4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占750家,5%企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60%。這表明,該區存在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的問題。
如何讓“低、小、散”企業快快壯大?甌海區政府部門在提供政策引導、優化服務的同時,一些有發展潛力和愿望的企業,也紛紛作出各種合作嘗試,有的“抱團”重組,有的跨行聯手。
由溫州市服裝商會和溫州騰旭服飾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集“溫州中小服裝企業發展服務平臺”和“溫州中小服裝企業出口服務平臺”于一身的“溫州服裝發展平臺”,便是甌海區提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構想。平臺集企業服務、展示推廣、電子商務、研發設計、企業家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為入駐的數百家企業以及相關產業鏈企業服務;開展各種無形資產保護和申報,提供信用擔保、進出口、爭取優惠政策等方面的服務;整合研發力量,成立服裝研發中心,提供服裝技術、技術專利、創意設計、打版打樣、信息咨詢等服務。
以皮革起家的瑞新集團近日和眼鏡制造商信泰光學聯姻,投資十幾億元,組合新的公司進軍新能源領域。年產值目標70億元。
對于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自身素質不高、技術創新不夠等難題,王加瑞表示,重組是個大趨勢,有利于具有潛力的企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