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棉花后期管理亟待加強
今年,湖南常德棉花主產區棉花生產一直多災多難,棉花長勢差于正常年景,后期管理亟待加強。現在讓我們分階段梳理一下不利天氣對當地棉花生長造成的影響:
一、棉花育苗時期即遭遇低溫陰雨天氣,營養缽育苗時間較往年推遲約10天左右。
二、營養缽移栽時期陰雨連綿(據湖南省氣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5月湖南省平均降水量245.8毫米,較歷年均值偏多21.6%,比去年偏多53.9%),導致油菜籽無法正常收割,棉苗移栽隨之推遲,生育期相應延緩3-5天。
三、棉苗移栽之后因土壤濕度偏大、氣溫偏低等原因(據有關資料顯示,長江以南6月多陰雨寡照天氣,土壤持續過濕,影響棉花生長發育。6月平均氣溫為25.3℃,比上年同期偏低2.0℃。6月陰雨日數達15-20天,平均日照數比常年少45小時),從而導致枯黃萎病的出現,大部分棉田雖然已經及時補苗,但補苗之后的長勢與前期移栽的棉花在生長上存在較大差異;另有一部分因補苗不及時,造成缺苗現象;棉田因雨水頻繁,除草無法及時進行,導致部分棉田雜草叢生,個別棉田雜草甚至高于棉苗。
四、7月11日左右當地再降暴雨(安鄉政府網消息,截至7月12日上午8時,安鄉縣大部分鄉鎮降雨量超過100毫米,有兩個鄉鎮超過150毫米,全縣40萬畝農作物受災),正值棉花現蕾、開花期的棉花受災嚴重,棉田積水嚴重,由于排水不暢,雨水浸泡后莖葉受損,延緩生長過程,花蕾脫落現象普遍,個別低洼地更是出現棉苗爛根死苗,雨后高溫暴曬天氣更是導致死亡率顯著上升。
受前期不利因素綜合影響,當地棉花生長兩極分化比較嚴重,使用地膜覆蓋的棉田和部分移栽較早、培管較好的棉田根系發達,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強,棉花長勢喜人,目前株高在1米以上,棉苗行與行之間見不到空地;而移栽較遲、培管不到位的棉田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目前長勢慘不忍睹,最差的棉株高度僅20多厘米,剛開始生長果枝,行與行之間的可見空地在50厘米以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棉花長勢很不樂觀,7月中旬還沒有搭起豐產的架子,平均果枝只有7個/株左右,平均花蕾不到13個/株,伏前桃更是少之又少。而去年同期平均果枝為12.1個/株,平均現蕾36.1個/株,兩者差距之大實屬罕見,后期要想恢復正常有一定難度。棉農普遍預計今年籽棉單產可能只有450斤左右,創下近年來新低。不過,由于棉花屬于無限期生長作物,自我調節能力較強,進入蕾期后每2-3天即可長出1個果枝,在滿足溫光肥水等條件的情況下,前期生長偏弱的棉花具有超乎尋常的追趕能力,當前氣溫已經達到往年正常水平,在預期今年籽棉價格高企的情況下,棉農并沒有放棄今年的棉花生產,目前正加緊棉田中耕除草、施肥和適度化調,爭取今年棉花生產能有一個好的收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