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為導向全面提升纖檢事業
近年來,青島纖檢所堅持“科技興所,科技強檢”的發展戰略,創新工作機制,搶抓發展機遇,科技工作有了較快發展。
在國家棉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有效運行和國家生態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籌建、驗收、運行及能力提升等方面,科研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支撐和先導作用。
發揮科技工作引領作用,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第一,提高意識。科研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級質檢中心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作為擁有兩個國家級質檢中心的檢驗機構,我們始終把提高職工的科研意識放在首位。近年來我們不斷修改科技工作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努力增強職工的科研意識,保證科研工作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已基本實現由被動研究新課題到積極主動開展科學研究的積極轉變。二是提高職工科研素質。通過加強培訓考試、技術比武等形式,強化職工技術水平,針對我所人員緊張的狀況,去年至今已外派一百多人次參加各類技術培訓,所內培訓五百多人次,基本實現了一專多能,一人適應多崗的要求,同時大大提高了科研能力,目前實驗室檢驗人員均參加一項科研攻關項目。三是加強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力度。為了快速提升科研水平,在積極培養原有人員的同時,打破原用人機制,引進高素質人才。自去年以來共引進碩士研究生四4名、本科生2名。目前生態紡織品檢驗中心本科以上學歷達到100%,研究生學歷達到65%。同時外聘兩名博士生導師作為技術指導,使我所生態紡織品指標檢測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第二、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設國內一流、與國際接軌的實驗室。一是自去年以來,為進一步提高實驗室能力,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壓縮其他方面的開支,加大檢測設備資金的投入。共計新增設備投資600多萬元,購置多臺精密儀器,為提高檢測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在加強設備能力投入的同時,強化檢測手段的提高。改造了原有的實驗室環境,使實驗室布局和流程更加合理。更新檢驗流程管理軟件,建立所內局域網,方便職工迅速獲得最新科技信息。引進和聘請高素質科研人才,開展多項高、精、尖檢測項目的研究。三是不斷推進檢測能力的跨越式發展,檢測領域從一般領域向生態領域,檢測項目從常規項目向高端安全環保項目發展,尤其是生態紡織品檢測項目由以前的70%提高到目前的95%。去年參加的德國布萊梅國際棉花中心組織的四次比對實驗,結果均為滿意。每年纖維和紡織品兩個專業參加的國家認可委的能力驗證試驗也都取得滿意結果。
第三、積極參與立項,推動科研成果創新。一是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到目前已完成《化學纖維回潮率實驗方法》、《棉纖維成熟度系數實驗方法》兩個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參與《甲殼素纖維》、《羊毛直徑檢驗方法》兩個國家標準制訂,參與制定《針織口罩》、《化纖針織內衣》等五個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的制定。二是科研立項獲得可喜的進步,近兩年我所分別有兩個國家局立項,六個市局立項,改寫了我所的歷史。今年我們爭取再接再厲,認真研究新課題,加快科研步伐,爭取參加更多的科技研究工作。
健全工作機制,實現科技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第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一是所黨支部高度重視,把科技工作視為纖檢事業長足發展的助推器,為了進一步加強科技工作,2010年特制定了《科技管理工作辦法》、《科技工作實施方案》以及《人員培訓實施方案》。二是成立了由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了科技工作管理辦公室,負責科技工作的具體實施。強化了所技術委員會的職能,提高了解決技術工作中難點、疑點問題的能力。分別成立了纖維檢驗攻關小組、生態紡織品檢驗公關小組為主體的科研團隊,保證了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科研工作的新氣象。目前有《萊賽爾纖維》、《海藻纖維與其他纖維的定性定量分析》兩個項目在國家檢驗檢疫總局立項,有《紡織品揮發性物質檢測》、《甲殼素纖維與其他纖維定性定量分析》等六項科研項目在市局立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