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服裝產業凸現“萬貫效應”
“買服裝、到萬貫,一件也批發。”這是成都人一度耳熟能詳的宣傳語;如今,人們還說:“要創業,到萬貫,由弱變強由小變大。”這就是近年來在成都服裝產業凸現的“萬貫效應”。
從最初的服裝批發城開始,萬貫一直沒有放棄推動成都服裝產業做大做強的產業責任感,在彭州?陽鎮尚無一家服裝企業之時就破冰而入,以超前的戰略眼光和過人的膽識“演繹”出數百家中小企業入駐的千畝服裝產業園,成為首家“四川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西部首個規模化服裝產業園區,填補了我省乃至西部服裝產業的空白。
同時,在彭州市及?陽鎮政府的支持下,萬貫服裝產業園的壯大,推動?陽鎮形成服裝產業集中發展區,進而引來了更多的產業園區,形成了巨大的“乘數效應”。
破冰
西部首家服裝產業園擇?陽啟航
2005年初春。當萬貫人驅車由成彭高速轉道再經近一小時車程駛達彭州?陽鎮時,沒有人會相信,這個被稱為“太陽升起與休息之地”、遙遠與安靜的千年古鎮會在五年后發生巨變,換了新顏。
然而萬貫人相信思路決定出路。當萬貫得知我市將修建一環路北延線(北新干道),進而打通成都北門片區的交通瓶頸時,決心抓住機遇,科學決策,在成都北郊打造服裝產業園。
在北新干道成功修建期間,萬貫人多次實地走訪調研,發現了地處成、德、綿咽喉要沖的,?陽鎮重要的地理位置;感受到了彭州市和?陽鎮黨委、政府扶持企業和招商引資的巨大決心;看到了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推進城鄉一體化中?陽鎮融入成都北部新城的廣闊未來。
這是怎樣的膽識與先見。
時值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推進,東部服裝產業西進,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給成都的服裝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隨著成都市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的實施,零散的小服裝企業面臨著遷移的困擾。這時,他們迫切需要在成都有一家現代化、規模化、專業化能形成服裝產業集群的服裝產業園區。
不過,五年前,這樣的產業園在整個西部都是空白。萬貫人同樣相信:有需求就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因此,萬貫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在彭州?陽鎮打造“成都萬貫服裝產業園??中國西部服裝之都”。{page_break}
質疑聲四起。包括部分資深業內人士,認為?陽不具備打造服裝產業園的基礎,紛紛勸阻萬貫放棄。
“我們決心已定,看好?陽,看好成都服裝產業的前景。”隨即,萬貫組織專家團隊共赴省內及沿海城市展開考察與調研,將調研結果形成一篇詳盡的調查報告。報告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肯定,同時,更是得到了彭州市與?陽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專門制訂優惠政策,為萬貫筑巢引鳳。
由此,設想將成現實。
2006年,成都萬貫服裝產業園在當時尚無一家服裝企業的?陽鎮破冰啟航。
創新
為中小企業集聚大產業鏈
雖然得到了各級政府不遺余力的支持,然而在五年前,要在一個交通不便、區域服裝產業尚無從談起的鎮上建立起一座數千畝的大型服裝產業園,萬貫肩上所承擔的破冰任務可謂十分艱巨。
先行先試,是成都的城市精神的重要體現;作為成都的本土民企,在園區模式的創立上,萬貫再次體現出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首先,萬貫服裝產業園選擇的入駐對象,是中、小服裝企業。
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對我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早已超過半壁江山。這個龐大群體的發展,除政府的政策支持外,還需要社會各界更多的支持。從中小企業成長起來
效應
從零到產業園“乘數效應”
萬貫,對此感同身受。萬貫服裝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說,服裝產業市場主體尤其以中小企業為主,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更需要有人為他們搭建一個集中發展的平臺,提供融資等全方位的服務。因此,招商伊始,萬貫服裝產業園就明確提出“面向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服務中小企業”的園區宗旨。
一呼而百應。這是強烈社會責任感凝聚出的巨大力量,是敏銳市場眼光發現的價值洼地。省內乃至西部的中小服裝企業開始紛紛集聚而來入駐園區,一畝、兩畝、五畝……原來規模很小、占地不大的小服裝企業結束了分散經營的歷史,萬貫服裝產業園為他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
政府出資源,企業出資金,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宣傳、統一包裝打造從服裝產品研發、服裝產品訂單加工、服裝成衣貿易、服裝面料、輔料生產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這就是服裝產業園的“萬貫模式”。
在這個模式下,小企業也能集聚起大產業。這個模式為園區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四大優勢:通過園區內聚集的產業鏈上不同企業的分工協作,帶來了對內的合作效應與對外的整體競爭效應;產業鏈相關企業地理位置鄰近,可節約空間交易成本;園區內部競爭可推動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與組織管理創新,產生學習與創新效應;產業集群的逐步壯大,產生出強烈的產業輻射效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