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時尚?低碳到底是什么呢?
用80%時間研究10年以后的戰略
2010年9月17日,由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和中國大學生環境教育基地等單位主辦的“首屆超融低碳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論壇以“世界的未來,結構的調整”為主題,邀請了政府領導、企業領袖、知名學者等三百余位嘉賓,共同圍繞低碳經濟的發展與未來展開了深入對話。
當天晚上,在該論壇的低碳主題晚宴上,殘奧會閉幕式服裝總設計師、春晚服裝總設計師許茗,為低碳概念獻上了自己的宣言——一場低碳概念的服裝秀。所有面料都是以白色純棉布和可以降解的無紡布制成,“不用染料,用低碳材料”成為這場秀的主題。
培養低碳觀念:是責任非時尚
想起前一段時間深圳幾個女大學生,在公眾場合集體以脫掉外衣的方式來號召大家做低碳人。因為每一件衣服都可以增加碳排放指數,減少浪費式服裝消費可以為地球減輕負荷。當前,低碳成為很多人口頭上的時髦,對于多數老百姓來說,低碳到底是什么呢?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低碳學組秘書長崔大鵬給出了狹義和廣義的理解:狹義的理解,降低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廣義的理解,低碳可以使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不搞低碳,可能需要三五個地球才能使人類繼續生存。說起碳排放,服裝企業顯然名列前茅。
“如何實現服裝企業的低碳?作為企業,我覺得要搶占低碳制高點。企業有6個方面的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創新的責任、合作的責任和推廣的責任,從這6個指標體系來看這個企業是不是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不是具有低碳的理念或者說低碳做得怎么樣?作為一個企業家,要用80%時間來研究10年以后的戰略問題,要看到10年以后低碳的世界是什么樣的,所以不僅要重視看得見的手,也要重視看不見的手。”崔大鵬在企業的社會責任中解釋得很詳細。
傳統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尤其是煤炭,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里,煤炭的比重非常高,這樣高比例煤炭的消耗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的來源。作為服裝企業,在工業用電方面顯然是名列前茅的。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在該論壇的傳統能源沙龍中說道:“真正搞低碳經濟的手段,首先是節能。對于中國目前的發展來說,能源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是搞好低碳經濟的重中之重。從全世界的分析來看,節能在今后實現低碳比較的過程中要貢獻60%,低碳首先是靠節能,然后是靠所謂能源結構的變化。”
這讓人們聯想到近年來流行的平價服裝消費。由于平價時尚和快時尚,服裝消費量顯著提高,可是有誰知道一件衣服會增加多少碳排放呢?作為消費者,除了滿足消費需求之外,合理的搭配是有效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前段時間,著名演員周訊在某電影節上,三次穿著同一件服裝,以這件衣服的不同使用功能(例如摘去袖子、搭配不同服飾等)來號召大家做低碳公民。這是否會給品牌一些啟發呢?服裝品牌是否能在最新的秋冬流行趨勢上,講述如何讓一件服裝達到若干個搭配效果。企業在低碳觀念上的轉變,并非玩玩低碳的時尚口頭禪,更應該成為低碳經濟的踐行者。
低碳服裝:請不要作秀
因為常年在中國和法國兩地奔波,服裝設計師許茗,似乎并不知名。但是說起她的業績,卻讓人刮目相看。殘奧會閉幕式服裝總設計、10年的春晚服裝設計資歷、亞運會開閉幕式服裝總設計……她對低碳有著國際化的理解。{page_break}
“我覺得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有低碳概念。作為一個大型晚會的服裝設計師,我這些年很注意在面料的使用上減少用量和材質。為什么?每一寸面料都會增加碳排放。它的印染和拋棄都會加劇碳排放,現在的中國服裝企業也很重視這個問題。作為每一個服裝人來說,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環節里實現自己的低碳責任。誰都有責任來善用我們的使用自由,因為目前還沒有針對低碳的明確法律約束。今天,看起來我做的是場服裝秀,但是我希望每一個服裝品牌和設計師都不要把低碳概念當成‘作秀’,因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說:“綠色經濟是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三者的結合,綠色經濟最終的目的是要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從現在到成為中等發展國家水平之前,還是要不斷發展。既然要發展,就要不斷地消耗能源,因為能源是發展的重要條件,這是作為發展中國家首先要考慮的。但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低碳發展的一個重要驅動力。”
誠然,作為服裝企業來說,企業一旦堅持了低碳發展社會責任,低碳發展將會成為自覺的行動,并且跟整個企業文化和每一個經濟活動都聯系在一起。所以是一種持久滲透的道德力量的約束將起到對市場和政府行為非常重要的補充。
企業低碳觀念的形成,從中國來看需要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需要政府的啟發,法律的規范。同時,也希望整個社會關注,包括媒體的呼吁和企業自身的覺悟,低碳經濟應是全社會共同關注和企業自覺發展互動的結果。
低碳是一種新觀念,代表了人類面對環境變化,追求生態文明、生活文明的強烈愿望。我們希望作為排碳率很高的服裝企業,在低碳發展的潮流下,能更加勇敢、自覺地承擔起這個時代的社會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