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不必日益盯住美元 升值無需太急
上周,美聯儲在議息會議紀要中表示,由于目前核心通脹率較低(1%左右),且可能進一步下降,聯儲很可能擴大購買國債計劃。
市場對這一消息反應非常敏感,隨后,美國債券市場提振,美元全線下跌,美元指數跌破80。筆者在當美元走強時在本欄刊文指出,美元短期不會持續走強;在三個不支持強勢美元的原因中,美聯儲將再次啟用量化寬松政策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他兩個原因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擴大和二季度低迷的經濟數據。
展望未來,筆者認為美元將持續疲軟,但貶值空間同樣是有限的,理由如下:
美元走弱將有助于美國經濟恢復,進一步的房地產市場有好轉趨勢。
8月份,美國不包括運輸設備的其他耐用品訂單增長2.0%,高于1%的預期水平(但受飛機和汽車訂單大幅減少拖累,經季節性調整后,交通運輸設備訂單減少1.3%)。核心資本品訂單上漲4.1%(7月環比下降5.3%),核心資本品出口量訂單上升1.6%(7月環比上升0.1%)。三季度以來,經季節調整的核心資本品訂單季環比上升2.1%(二季度季環比上漲了30.8%)。七八月份核心資本品出貨量(企業設備消耗的替代指標)累計上漲10.3%,超過第二季度,并對GDP貢獻轉正。
同時,一些樂觀數據也在支持全球經濟軟著陸。9月份,德國的IFO商業景氣指數升至106.8,達到2007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未來一段時間,對歐洲經濟的樂觀情緒將逐步淡化,因為三四季度歐洲經濟增長將顯著低于二季度。
最近歐洲不利的宏觀消息頻傳:一是宏觀經濟領先指數轉向負面。9月份,歐元區PMI指數下跌1.5點,至53.6。德國PMI指數下跌2.9點,至55.3,而法國PMI指數略有上升,至55.4,德法兩大經濟體依然是歐洲的火車頭,但上升勢頭已經表現虛弱。二是歐元區訂單有所下降。7月份,歐元區的訂單環比下降了2.4%,與6月增幅大致相抵。三是曾在一季度出現復蘇現象的愛爾蘭,經濟又轉為低迷,二季度GDP季環比下降 1.2%。
此外,與日本和美國相比,歐元區采取的財政政策更為收緊,這將促進歐洲央行采取寬松政策,以紓緩不景氣的金融市場。與此相應,德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已經低于2.3%。同時,歐元區各國國債利差逐步擴大,以愛爾蘭和葡萄牙差距最為顯著,西班牙與“歐洲五豬”的利差同樣在拉大。因此,筆者認為歐洲債務危機雖然已過最壞時期,但離完全解決還相去甚遠。所有這些因素都將限制歐元的上升空間。{page_break}
日本經濟疲軟,日元不會持續走強。如今日元達到了15年內的最高水平。短期內,海外投資者積極買入日元資產,是促使日元相對稀缺,拉動日元指數上漲的主要原因。但筆者認為,疲軟的國內經濟無法承受日元繼續走強。從長期來看,日本目前經濟收縮,通縮嚴重,利率為零,加上國內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均不支持其采取強勢貨幣。
筆者判斷日元不會較長時間走強,主要考慮以下三點原因:首先,日本當局已經認識到國內經濟狀況和通縮的嚴重性。經歷了較長時期的無作為,日本央行已明確表示采取非沖銷干預手段,來有效緩解資金釋放。其次,理論上講,日本央行可以隨時提供供過于求的日元,防止日元大幅上漲。筆者認為,日本央行是否采取這一行為,主要取決于其對于物價的容忍程度,目前日本國內普遍通縮,貨幣當局通過非沖銷干預日元可以說是無任何后顧之憂。第三,日元已經升值過度。2008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已經升值30%,對歐元升值近50%,這樣的大幅升值顯然不能歸因于國內價格水平的下降,因此日元升值已經太大。在日本央行/政府干預下,日元走強的趨勢難以持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美元近期雖然仍將保持弱勢,但對主要貨幣顯著貶值空間已經很小。人民幣目前日益盯住美元,故此對美元升值步伐也無需太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