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驚世駭俗,勇攀高峰
11月首個交易日,鄭州棉花期貨又迎來一個“脫俗”的開局,該品種各合約早盤高開后震蕩上行,午盤左右全線漲停。至收盤,鄭棉1101和1101兩個合約仍封于漲停價位,主力合約1105臨近盤尾時打開漲停板,收于28510元/噸,升幅達4.74%。而在兩個月之前,該品種主力合約價格還位于18000元/噸。
棉花可能處于價值重估的過程中,與其他農產品及經濟作物相比,此前棉花的單位收益明顯較低。
供應短缺
棉價的重估主要源于國內外棉花供應過緊基本面,這也是資金敢于在價格高位繼續炒作棉花的關鍵。美國農業部(USDA)10月報告顯示,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缺口89萬噸,該缺口直接帶動了今年全球期末庫存和庫存消費比的繼續走低,本年度庫存消費比將下降至37%,是1993/1994年度以來最低點,這奠定了今年棉花牛市的基調。
國內的供應壓力也不可小覷。中國棉花協會報告顯示,受氣候影響,今年新棉上市較往年推遲半月左右,且新棉收購價普遍大幅上升。今年9月的籽棉平均收購價格為9.46元/公斤,較去年9月均價上漲3.51元/公斤,同比漲幅達58.99%。新疆籽棉收購價格漲幅最大,同比上漲了3.67元/公斤,漲幅達到62.20%,首次超過黃河流域棉區。
為了應對新棉上市的緩慢,自今年8月底至10月中旬,有關部門實施了國儲棉拋售,以緩解紡織企業用棉之急,累計向市場投放100萬噸儲備棉。由于本次拋儲正值新舊棉花年度交接期,棉花供應十分短缺,儲備棉不僅成為市場上最主要的棉花供給,也成為紡織企業競相搶購的資源。因此本次拋儲價格也呈現越拋越漲的態勢,從8月份的18000元/噸上漲至結束時的25000元/噸左右。
上市推遲,價格過高,棉花的產量也跟不上。USDA最新預估稱,今年中國棉花產量為685.8萬噸,供給缺口卻高達402.8萬噸,創歷史新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