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出現減緩趨勢 紡織制造業陷“成本慌”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LFP)昨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4.7%,環比上升0.9個百分點,實現連續第三個月上升,并創出近六個月新高。其中,購進價格指數環比上升4.6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正面臨嚴峻的成本壓力。有東莞企業甚至稱所有成本都在上升。
外需出現減緩趨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昨天公布的10月份PMI中,新訂單指數58.2%,環比上升1.9%,表明市場需求逐步回穩并快速增長。從行業分布來看,設備制造、交通運輸等裝備制造行業增長較快,指數均達到60%以上,表明后期對上游基礎原材料的消耗將增加。
新訂單指數上升的同時,反映出口情況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則小幅回落。10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6%,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指數水平已連續三個月在52.6%左右徘徊。從行業看,金屬制品、紡織和化纖等四個行業外貿出口回落,新出口訂單指數低于5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告訴東莞日報記者,這主要收到了人民幣升值壓力、貿易保護等多重因素影響。其認為外貿出口所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大,未來外貿環境依然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
制造業成本壓力空前
10月份,購進價格指數69.9%,環比上升4.6%。納入PMI統計的20個行業全部高于50%,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均高于60%,其中原材料與能源和中間品類企業最高,達到70%以上。
匯豐中國統計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的平均投入成本大幅上漲,增速為自2008年7月以來最高。其中煤、棉花、糧食、鋼鐵的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成本增加除了受到全球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外,還與各地為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所采取的措施有關。
為應對成本增加,廠商提高產出價格,通過加價以維持利潤空間。澳新銀行認為,制造業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成本上漲也將對下游的消費者價格(CPI)造成壓力,進而推高通脹預期。
張立群也認為,工業品領域受成本影響而價格上漲的壓力也不小,整體上看通脹壓力不容忽視。
澳新銀行認為,從PMI的結構反映出,CPI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年內央行有可能再度加息。
■感受PMI
莞企:感覺所有成本都在升
10月份購進價格指數69.9%,環比上升4.6%。面對棉花、塑料、橡膠等原材料漲幅居前,東莞一些企業已經倍感壓力。
東莞源隆紡織負責人介紹,通常情況下企業要在年底前完成下一年的棉花儲備,但目前棉花價格不斷上漲,感到十分被動。
“除了棉花,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還要支付水電費、發放員工工資、設備折舊、稅收、物流運輸等,今年我們的感覺就是所有這些成本都在上升。”該負責人介紹,在所有這些成本因素中,棉花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最為明顯,也最引人關注,但其他推高成本的因素也不容忽視。
據了解,為減少虧損,紡織企業開始謹慎接單。在紡織服裝產業鏈上,由于產業鏈開端的棉花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整條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將面臨價格壓力。現在棉價的成本壓力還主要集中在棉紡企業身上,但隨著時間推移,產業鏈上的布料、制衣、銷售流通等環節都會被迫提價,最終消費者將真實感受到“漲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