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革命與仿皮草或將為未來裘皮消費打開綠色通道
冬天一步步靠近,中國皮革協會最新統計,2010年國內消費的裘皮數量已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二,國人對裘皮的熱情年年看漲。
在裘皮熱銷的同時,反裘運動也是此起彼伏,奢侈消費能否兩全正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稱,環保革命與仿皮草或將為未來裘皮消費打開綠色通道。
出口轉內銷,裘皮消費國內井噴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皮草拍賣行之一丹麥哥本哈根皮草拍賣行首席執行官托本·尼爾森在今年秋冬裘皮發布會上表示,皮草的價格在2009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其中,以貂皮和波斯羔羊皮最為暢銷。他說:“目前,中國占了全球裘皮貿易額的一多半,由中國皮草商用在奢侈品牌的制作中。”
據中國皮革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年產250萬件裘皮,中國消費150萬件,占一半以上。中國裘皮消費處于上升期,僅2009年,海寧中國皮革城裘皮銷售增長30%以上,且預計未來幾年增幅相當。
反裘運動不斷,裘皮消費飽受爭議
然而,在裘皮熱銷的同時,反裘運動也是此起彼伏。自20世紀60年代,凡在涉及裘皮服飾的走秀上,幾乎都有動物保護組織的示威抗議。
而自2005年,河北辛集為取皮毛而殘忍虐殺動物被曝光之后,國內反皮草聲音也是此起彼伏。此外,反皮草活動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響應。
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工作人員鄭穎則認為,在世界低碳和綠色消費的大趨勢下,裘皮服飾在中國的爭議也會越來越大。“雖然很多國人消費得起裘皮,但隨著動物福利和環保概念深入人心,大家會自覺抵制裘皮消費。”
普遍來說,對動物不人道的飼養和取皮,以及皮草加工過程中的污染,是皮草行業受到詬病的兩大原因。環保與裘皮消費能否兩全,越來越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清華大學美術系教授柳冠中表示,裘皮是否應該成為人類的服裝,關鍵在于能否解決這些矛盾。只有裘皮的生產能夠將對動物的關懷、對環境的關懷考慮在內,它才可以成為消費的商品。
“仿皮草是解放這些被囚禁動物的一條出路。”張洋說,仿皮草正在國外流行,他們也將這一概念引進國內。
此外,皮草加工過程中的污染也一直是裘皮及皮制品產業無法回避的問題,中國的皮革企業為解決這一難題費勁心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