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外盤新高復新高 鄭棉跟風漲不休
昨日ICE期棉電子盤漲停,創下紀錄高點161.9美分/磅。受此影響,上漲超千點,最高32530元,距去年11月10日創下的紀錄高點33600元僅差1070元。
細心觀察,本輪鄭棉上行有幾個特點,同時也是關注下一步行情發展,需要密切留意的地方:其一,自去年11月底觸及24000元之后,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被動性跟漲格局,但自上周五開始,鄭棉突破3萬整數關口壓力走強;其二,本輪價格走高,市場持倉量始終維持在40萬手左右,資金增量十分有限,與前一輪價格走高有很大的區別;其三,價格走高,國內現貨始終維持平穩,交投清淡格局,賣方維持報價,或略微調高報價,但下游買方購銷始終不積極。加上春節因素,事實上期貨大幅走高,更多只是引發了囤棉企業信心進一步增強,但現貨價格、購銷量并未有明顯的變化。
那么,本輪價格逼近前期的歷史高位,其背后主要原因何在?筆者認為,主要集中在外盤ICE期棉市場暴漲所帶動的心理作用,從而引發資金持續做多。因此,未來行情走向需要關注外盤期棉動向、國內現貨面購銷變化、期棉資金動向、整個國內宏觀及行業政策,以及整個周邊商品市場氛圍的演變。
就外盤期棉而言,連續第三次突破159美分/磅,技術圖形上走勢十分完美。從基本面來看,美棉本年度提前銷售一空且下年度簽約量十分活躍,新年度美棉種植面積增加可能面臨棄耕面積擴大,全球期末庫存大量消耗面臨未來補充新需求,中國本年度后期潛在需求面臨供應短缺等等矛盾。加上市場普遍預期2011年商品走牛,綜合來看,似乎后期ICE期棉任何的走勢都是合理的,這也是最需要警惕的。
階段性而言,仍需要關注中國棉花現貨的實際購銷以及國內宏觀以及行業政策的變化。自11月中下旬開始的國內購銷冷清格局,至目前超過2個月時間,市場沒有太大的改變。但一些小的變化需要警惕,包括目前紗價有所調升,產成品庫存開始逐步銷售,而中小紡企經歷2個月左右的購銷暫歇后,“時間換空間”,需要在節后重啟被動性的原料采購。不過從現貨供應角度來看,本年度高位收購棉花大量并未進入流通消費環節,且中國去年12月棉花進口量超過46萬噸,預計接下來1-3月份月均到港量均在30萬噸之上,供應消費的矛盾客觀存在。現貨價格暫時穩步不前,期貨棉價格卻大幅攀升,會不會引發對棉花期貨新的政策性變化,也是階段性需要警惕的因素。
最后就資金面而言,以天膠、棉花為代表的軟商品能否成為2011年的商品市場明星?筆者認為,其與油脂、銅、白糖等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在近期鄭棉上漲之中,持倉量卻始終沒有明顯增量。另外,錯失了上一輪賣出套保機會的企業,在本輪價格走高過程中提前進行賣出保值鎖定利潤,帶給盤面的壓力也需要關注。
綜上可以看出,由外盤拉動的國內期棉上漲行情仍有進一步上漲的沖動,但其持續走高還需國內現貨的跟進,否則終將是無源之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