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安全邁入新時代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于2011年初發布了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并定于今年8月1日起實施。
新國標的內容變化
1.新標準適用范圍更廣。據有關專家介紹,新標準適用的范圍,除了保留原有的服用和裝飾用紡織產品外,還囊括了家用紡織產品。這些標準提升和變化將提高廠家生產成本,生產成本的提高是否會帶動整個產品鏈銷售價格的提升。
2.新國標規定更嚴更環保。該新標準對紡織品生產和銷售的要求更加嚴格,突出強調綠色與健康。該標準實施起來對嬰幼兒紡織產品的影響。新標準對嬰幼兒紡織產品的界定作出了改變,從原來適合24個月及以下改為36個月及以下(80厘米及以下改為1米及以下)的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在有害物質的限量方面,新標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對“4-氨基偶氮苯”的考核,受控制的有害物質由原來的23種增加到24種。企業產品要進入市場,必須符合這條強制性標準。
3.新國標條款規定更清楚,可操作性更強。新標準相比于老標準有不少亮點值得注意,比如新國標條款規定更加清楚,操作性也更強,無論是在指標要求還是測試方法方面,新國標都有一些新的變化。在要求上,直接接觸皮膚紡織產品的pH值范圍在舊國標里是4.0-7.5,而新國標將其修改為4.0-8.5;同時還將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限量值增加20mg/kg,對染色牢度、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試驗的取樣方面也增加了一些要求。
此外,新舊標準對比,主要有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要求、不屬于技術規范范圍的紡織產品、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方面。在紡織品試驗范圍提出了新規定:僅對嬰幼兒紡織品考核耐唾液色牢度,窗簾等懸掛類裝飾產品不考核耐汗漬色牢度,本色及漂白產品和扎染、蠟染等傳統的手工著色產品不考核染色牢度。在不屬于技術規范范圍的紡織產品目錄中,原標準只有10類,新標準增至13類,增加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箱包、背提包、鞋、傘、地毯”。
青島中天針織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試驗方法中,新標準刪除了“檢出限為20mg/kg”,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測定不僅增加了GB/T23344,而且增加了“注:一般先按GB/T17592檢測,當檢出苯胺和/或1,4-苯二胺時,再按GB/T23344檢測”。在術語定義方面,新標準還將“裝飾掛布、工藝品等裝飾小物件”變更為“布藝工藝品”;刪除的名稱有:尿褲、文胸、腹帶、背心、短褲、棉毛衣褲、毛衣、填充物、襯布,增加的名稱有;內衣、褲套、毛巾、泳衣、帽子。另外,新標準對檢驗規則也作出了改動。”
新國標對紡織行業的影響
1.提高我國紡織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沒聽說過這個新國標啊,具體的事情還真不清楚。”記者在走訪了青島一些較大規模的服裝企業負責人后得到這樣的回答,這表明多數企業負責人對新國標的了解還比較少。新標準的發布實施,將對紡織服裝企業帶來巨大的影響,提高我國紡織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新國標的實施將會給嬰幼兒紡織產品產生最大的影響。新標準在對有害物質進行限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對“4-氨基偶氮苯”的考核。企業產品要進入市場進行銷售必須符合該強制性標準。廣東省工商局程女士表示:“新國標的制定和實施,為我國紡織產品的生產、銷售、使用和監督提供了統一的技術依據。它既能有效保護我國紡織消費者的健康,規范紡織產品市場,同時還能提高我國紡織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2.消費者——最大的獲益者。這一新版規范的實施,其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廣大的消費,正如上述所提及的八大變化所示,新版規范對生產者要求更高管制更嚴格,這使得消費者可以 更為安心的使用紡織品。青島市紡織纖維質檢所張海濤在采訪時表示:“新版規范名為對生產者的管控,實則是在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讓消費者可以在一個更為放心的市場中進行消費,同時可以提高國民對 于國貨的信心,并引導紡織行業逐步轉變為以質量為主,從而增強我國紡織業在世界上的競爭能力。”
3.社會意義重大。標準的更新是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相聯系的,是生活水平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對現實生活中種種落后的生產方式以及社會問題的反思。青島啤酒石家莊定格業務代表匡曉亮表示:“如近些年來出現的三聚氰胺、皮革牛奶、染色饅頭等問題食品的出現,也正是企業不規范生產,各種制約機制不完善的結果,這些問題的出現,引起了社會上不小的騷動,人心惶惶,感覺仿佛時時刻刻都處于危險之中。雖然政府不斷地解決,但是事故也是 不斷地在發生。這的確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社會的進步,需要社會各個方面都做出貢獻,其中企業的貢獻就是生產出更多品質 好,可信賴的產品。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多地傾向于海外產品,認為進口的商品就是上等貨。廠家可以生產出更加讓消費者放心的商品,消費者購買國產商品也是對本國市場的一種保護,促進GDP增長,減少資產外流。所以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很重要。這也是國標修改的本質所在。”{page_break}
各紡織企業該如何應對新國標?
作為GB18401—2003的加強版,GB18401—2010對紡織品的生產和銷售提出了更加嚴格要求。在這場綠色與健康的革命中,國內各大紡織品生產企業如何才能做到即不被新規范束手束腳,又能繼續擴大市場占有率?
首先,質量是產品立足的第一關,也是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最重要的一關。全國紡織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鄭宇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各大紡織品生產企業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諸多問題,包括原材料使用、工序操作等。企業 只有提高全體員工的質量環保意識,并將環保和產品安全意識融入到企業文化中,這樣才能讓員工的質量意識深入骨髓,同時倡導清潔生產,在各個加工流程和生產 工序中,嚴格監督,層層把關,這樣才能從容應對GB18401—2010對市場的影響。” 其次,不斷學習,與其他紡織專業機構強強聯合。
與此同時,面對如此嚴格的技術規范,無疑會加速一些專業檢測機構的出現。這對企業來講是好事,他們可以借助的三方檢測機構的力量,幫助 他們及時發現其產品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作出相應調整以迎合技術規范的需求,達到一定的質量要求,這樣才能是企業全無后顧之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