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過后的蛻變
2011年7月7日至9日,鵬城將成為時尚競技場。西風東漸中,中國男女裝時尚品牌再一次踏上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這個舞臺。深圳市服裝協會會長沈永芳表示,今年是中國服裝行業“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可謂是“蛻變”之年。相較于往屆,本屆更注重強調時尚的內涵及品牌文化,如果說往屆服交會為本土品牌提供了展示自身的平臺,那么第十一屆國際服裝服飾交易會將傳達對時尚的深度詮釋:執著于細節,著墨于文化,時尚、文化、品牌渾然一體,無可分割。她還表示,第十一屆服交會將打破“展會”的狹隘概念,開創中國服飾行業“會展”新理念——在會場、會議之中領會中國時尚。
大體積地展示功能
本屆服交會由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聯合主辦,與交易會同期舉行的還有2011深圳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本屆服交會展覽面積近7萬平方米,5大展館、3000多個展位,預計將有近千家國內外品牌企業參展,規模超出往年。據了解,今年的時尚秀,無論是舞美、燈光還是創新編排的T臺展示都將令人耳目一新,老牌知名女裝企業馬天奴旗下La Danum(阿丹娜)品牌將擔綱開幕式晚會,首奉時尚感官大餐。此外,國內高級女裝成衣品牌瑪絲菲爾、影兒、歐柏蘭奴、愛特愛等將悉數登場,而朗黛、季候風、粉藍衣櫥、DGVI、百圖、左右歲月、遇見等知名女裝品牌也將一展時尚羽翼。知名品牌固然能獨當一面,新銳品牌也不可小看。澳莎尼、未央歌、倬可兒、AUM、顏諾、路莎等眾多新銳品牌的加盟,也成為本屆服交會的一大特色。
本屆服交會也吸引了如施華洛世奇等國際時尚品牌的參與。此外,來自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家的設計師和品牌也將繼續出現在本屆服交會上。
聽品牌講自己的故事
近年來,以深圳服裝行業為代表的中國服裝界,越來越致力于品牌打造。從“三來一補”到做自己的品牌,這本就是個中國服裝行業轉型的標志。
沈永芳不無感慨地說,這些年看著深圳的服裝企業走出的“品牌之路”,雖然艱辛卻碩果累累。中國有自己的時尚品牌,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隨著品牌化進程的推進,現在到了深入解剖時尚的時候,而文化是幫助我們到達時尚核心的指南針。像香奈兒因自己的故事而動人,我們的服裝企業也要用文化充實品牌,講述自己的故事。事實上,深圳服裝行業走在了前頭,如藝之卉的“你的氣質原來可以被閱讀”不僅成就了自己的經典,并為品牌注入了人性魅力。據了解,該品牌還將在本屆服交會期間推出以“時光”為主題的人文意味濃厚的活動。
原創是硬道理
深圳時裝設計師的作品,在國內有著極高的聲譽,產品更是占到國內市場的60%以上,引領和主導著中國時裝的發展潮流,成為中國時尚界風向標。深圳服裝設計師在國內時尚設計領域也高調亮相,頻頻獲獎。在第11屆中國國際時裝周上,中國著名原創品牌“天意·TANGY”設計總監梁子獲得了中國時裝設計的最高獎項——“金頂獎”和2007年度最佳女裝設計師獎雙重殊榮,這是中國國際時裝周自創辦以來,第一次將中國時裝設計界分量最重的兩大獎同時授予同一個設計師;深圳著名品牌“歐柏蘭奴”的著名時裝設計師羅崢,在2006年獲得“金頂獎”后,又斬獲“2007年中國十大設計名師”殊榮,并將中國服裝帶上紐約時裝周的伸展臺。
除天意、“歐柏蘭奴”外,曾在倫敦時裝周上大放異彩,被歐洲權威時尚媒體譽為“中國三宅一生”的謝海平也將攜力作亮相本屆服交會,屆時可一睹名師名作風采。另外,首屆“大浪杯”深圳女裝設計大賽決賽將在本屆服交會期間舉行,新生代設計師天馬行空的創意將成為本次盛會的驚喜。
誰說男裝不如女裝
一直都說“中國女裝看深圳”,殊不知,深圳男裝在中國服裝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沈永芳介紹,近年來,中國男裝業發展甚為迅猛,而深圳以高端時尚、商務休閑系列為全國翹楚,卡爾丹頓等男裝品牌,無論是面料還是剪裁甚至可與世界知名男裝品牌媲美。
男裝業的蓬勃發展,終于讓服交會在第11個年頭專設了男裝區。目前以確定參展的男裝企業有卡爾丹頓、杰尼服飾、萊爾利奧、indu homme、VJC、CANCKBOSS等多家企業。和女裝一樣,深圳男裝品牌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也在逐漸形成,注重產品研發,把握時尚潮流,提升品牌內涵,成為深圳男裝企業突破重圍的必經之路,本土服裝企業與跨國服裝品牌真正開始同臺競爭。
一場國際會展PARTY
從現實層面來講,時尚需要載體,需要推手。第十一屆服交會絕非只有時尚的外衣,沈永芳表示,大家應該攜起手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時尚。因此,有了“合作共贏”的的宗旨。
據了解,服交會期間,MYMOMENT(朗黛國際)品牌將獨家冠名舉辦中國百貨業與服飾品牌高峰論壇、中國優秀服裝代理商大會兩大傳統優勢論壇,MYMOMENT以其國際化的品牌經營理念,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將為中國服裝業發展思路帶來更多的啟迪。{page_break}
2011中國國際女裝論壇、中國時尚設計論壇也將粉墨登場,各路高手會聚鵬城,從多角度深度剖析服裝品牌發展的未來方向和支撐力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商貿活動對于品牌商、經銷商在流行趨勢、時尚創意、商業運作模式等方面的交流及市場行為的相互配合銜接,也將起到全面的推動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