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2011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圍繞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分別作出了重要論述。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
杜鈺洲:
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有“中國特色”
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自律性管律體系(CSC9000T),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
一是它首先依據中國的有關法律法規,遵紀守法成為社會責任的第一個實質行動,在這個管理體系制定的過程中一直得到國家領導人和有關政府部門、相關專家的支持。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勞動合同法”、“工會法”、“婦女權益保護法”等基礎上,自覺改善勞動環境和勞動關系,提高勞動者素質,采用先進工藝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勞動與資本合理分配,這是紡織服裝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切入點,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前提。
三是堅持把節能減排成效作為紡織服裝企業落實社會責任的時代性特點。中國雖然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各種資源和氣候變化的嚴重約束。不能指望重走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的老路。中國在“十五”期間就提出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目標,這無疑是中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四是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的歷史任務中,企業承擔著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遵守市場規則,反對和帶頭杜絕一切不公平競爭,維護市場道德,堅持質量誠信,保護知識產權并反對侵權行為等,打造和諧供應鏈。
朱宏任:
“用工荒”反映出企業社會問題
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建設現代紡織產業體系,一是要構筑更加和諧的勞資關系。“用工荒”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企業與員工利益分配面臨嚴峻挑戰,如不能妥善解決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要引導企業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創建負責任、和諧的企業文化,營造人性化的企業用工環境,不斷改善員工福利待遇,提升員工參與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二是進一步樹立環境友好和綠色發展理念。要引導企業采用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積極主動淘汰落后產能,減少污染排放,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page_break}
三是增強企業質量、誠信意識。當前食品行業的質量、誠信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紡織服裝行業也部分存在假冒偽劣、仿造侵權等問題,要大力推進企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推進自主品牌建設,樹立可信賴的企業質量信譽和誠信形象。
四是加強社會宣傳和輿論監督。要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和媒體作用,為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發展環境。
孫瑞哲:
社會責任建設需要“合力”
重視社會責任,絕不僅僅針對終端品牌企業,整個紡織服裝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有責任,社會責任應該在各個環節都要得到一定體現。這也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制定“十二五”規劃、品牌建設一脈相承。
更重要的是,紡織服裝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不僅是政府和行業組織,也不僅是某個組織的簡單課題,而是應該通過合作形成一種合力,通過經驗分享少走彎路,同時,通過體系融合使企業社會責任的審核成本等各方面壓力降低。
解決社會責任的問題絕不是通過一些會議、呼吁或簡單通過一些政府決策,而是需要企業實踐,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體系的建設、全社會對優秀企業的監督,以及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這些都是有助于社會責任改善的基礎,也希望行業在這方面能夠加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