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企拓展歐洲:邊思索邊前進
編者按:目前,我國匯率變動等因素的困擾,訂單轉移到低成本國家和地區也是不爭的事實,走高端路線和用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值正在成為目前我國服裝企業突出重圍的利器。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中國服裝協會與法蘭克福展覽(法國)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六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CTAF)(巴黎展)作為一個平臺,為我國服裝企業與巴黎乃至歐洲的新生代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接觸與交流機會,通過展會,促使我國服裝企業創造新價值、得到新機會,繼而達到從OEM向ODM的提升。本文是一線隨行記者的采訪和觀感,希望對開拓國際市場的我國服裝企業帶來一些參考和啟迪。
“外貿生意難做啊。歐元又持續走低,大環境不好啊。”浙江平湖聯亞服飾有限公司經理屈海花一見記者,便連連感嘆,國內市場現在比外貿好做。“像我們加工美特斯邦威,依戀褲子,內銷的話35元加工費,其余什么都不管。外銷25元一條,客戶還嫌貴,根本沒利潤。”
2011年9月19日-22日,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中國服裝協會與法蘭克福展覽(法國)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六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CTAF)(巴黎展)在巴黎Le Bourget展覽中心舉辦。展會現場,眾多參展商對展會對企業拓展歐洲市場的作用都給予了肯定,同時也對訂單轉移,提高產品附加值等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走“高端”是必然之路
“浙江是外貿大省,這里的外貿企業一直都做得比較好。現在情況不同了,工人的工資一個月要3500-4000元。這種工資水平,衣服接過來還沒開始加工就已經虧了一半。國內好一點的廠家,走高端產品加工的情況要好一些,走中低端產品加工的廠家真是舉步維艱。目前,歐洲市場恢復的還是不夠理想,不過市場需求尚可,我們做衣服里料,一年2000多萬的訂單量,歐洲市場占訂單總額的1/3。”屈經理表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未來就是要走高端路線。
隨著市場的演變,紡織生產國在這個國際化的平臺中的分工越來越明晰。在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中國紡織服裝業中一些成本相對低的產品生產被周邊國家取代,從而促使國際化分工的形成。近兩年中國加工成本的大幅升高,已使得中國的許多歐洲訂單轉移到了拉美國家和中國周邊加工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
屈經理認為,普通的產品周邊國家是可以代替中國加工,高端產品的加工仍然以中國為主。周邊國家在產業鏈,設備技術等方面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加工高端的產品的能力有限。倘若再過4-5年,等他們體系完善,成熟后,中國最后的一些優勢或許也會被沖擊的蕩然無存。“以后中國還是要走自己的品牌。像過去那樣單純加工賺的都是人家的零頭。未來行業的發展就是要走高端路線,創建自己品牌,投入資金建立立體式營銷渠道。”
“從全球行業市場來看,市場競爭不是單純的某個企業與另一些企業的競爭,而首先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與印度等國家相比,中國已經完全不具備成本優勢,過去中國依賴成本優勢所獲得的國際訂單,今后肯定會流向更有優勢的國家和地區。這是大勢所趨。”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朱躍猛表示,康平納年產量約300萬米,外貿(包括間接成衣出口)100萬米,歐洲約50萬米。其產品定位比較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已經具備了非常強的抗風險能力,基本感受不到周邊國家的沖擊。在應對訂單轉移的問題上,他認為企業控制好生產規模,提升品質是未來的發展方向。{page_break}
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值
“為參展的中國企業與巴黎乃至歐洲的新生代設計師提供更多的接觸與交流機會,通過有效對接,促使中國企業從OEM向ODM提升。”這是主辦方辦展的目標。
在本屆巴黎展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延愷也對設計的重要性做了解讀。“服裝設計師是時尚潮流的領導者,是提升中國品牌的知名度的關鍵。現在的國際市場,包括我們中國在內,整個世界紡織服裝品牌生產中越來越注重設計師的力量。在過去,設計師的力量主要分為兩部分:品牌設計師是一部分,在生產中工藝設計師是另一部分,適用于外商拿著設計好衣服的款式,讓我國企業來加工生產。但隨著我國服裝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展會這個平臺,向歐洲采購商提供我們設計好的服裝,讓她們來挑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中國設計師不斷地成熟”。
浙江嵊州的卡爾領帶服飾有限公司每年都來參加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盡管大環境對外貿企業不利,他們還是對對歐洲市場持樂觀態度。公司的許多客戶得知該展會的消息后都要求他們來參展??栴I帶非常重視產品的設計,在開發新產品之前,常組織設計師到世界各國采風,對流行趨勢進行分析,并根據國際市場經濟的情況,酌情開發生產流行混紡、滌綸等面料的領帶,這是公司長期擁有眾多穩定外單的關鍵。
對于加強產品設計開發,康平納的朱總表示:“做為工廠,不可以只扮演加工工廠的角色,要提高產品設計開發和市場直銷環節,而后兩點是我國企業最欠缺的。用工成本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解決。意大利的紡織業非常發達,意大利的工人平均工資是1200歐元左右,應該是我國工人的5倍。但意大利與中國同等規模的工廠相比,用工數量不足中國企業的1/5,同樣的產品價格比我們翻了好幾番。這么一比較,認識到我們的差距,就不難想到提高附加值的方法。”康平納多年前就定期派員工前往歐美等時尚聚集地,參加各種國際紡織類展會,了解全球業內最新資訊,尋找渠道合作途徑,把握新一季的流行趨勢。這為康平納調整產品結構,多年前成功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康平納集團公司擁有“山東紡織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紡織染整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個研發中心和一個院士工作站,配備國際先進的研發試驗設備,科研人員及研發實力具同行業前列。這些足以看出康平納對于設計,創新,科技研發的重視程度。“參加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對客戶的一個補充。哪怕是挖掘到一個有潛力的客戶,對我們參展企業來講也是一種收獲。通過這個展會我們更能感受到市場競爭的殘酷性,也為自己企業感到慶幸,證明了多年前的轉型是正確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