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儲政策應及時調整 河北避免棉花面積大幅度下降
12月22日,河北省棉花協會在石家莊召開意見。
按照省棉協要求,各市協會對11個主產棉縣(市)的120多戶棉農進行了入戶調查。調查匯總顯示,2011年度全省棉花播種面積為940萬畝,同比增加3%,總產67萬噸,比上年統計局數據增加15%;4級棉(連續三年我省棉花的主體品級)價格是3.6元/斤左右,比上年度高位時下降40%左右,比上年度均價下降30%左右;初步估計,即便五級也按四級價格計算,在今年產量豐收的情況下,棉農至少減收43億元;截止目前全省收購量32萬噸左右,接近總產量的一半,北部的唐山、滄州進度快,唐山已收購90%,南部的邯鄲邢臺較慢,在40%左右。南部進度慢的主要原因是棉花質量差,五級棉花占到一半以上,不符合交儲條件。纖檢部門介紹,到目前全省已公檢棉花近15萬噸,平均等級4.31級,同比提高0.34級,平均長度28.24,同比降低0.19毫米。品級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加工廠不收低等級棉花,因為國家不收儲5級及以下棉花。長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9月份的陰雨天氣造成棉花成熟度降低,致使纖維長度不夠。調查顯示,預計明年我省植棉面積850萬畝,同比下降9.6%。減少部分主要在分散產區和高水肥易改種地區。如果國家在棉花播種前出臺提高收儲價格的政策,面積可能還要增加一些。另據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2012年全國棉花總面積預計由今年的近8000萬畝,減少到7216萬畝,下降9%;其中河北下降15%,由940萬畝減少到800萬畝左右。
座談會對國家收儲政策以及如何保護棉農利益,穩定棉花生產進行了熱烈討論,在很多方面都有一致的看法:
一、回應棉農訴求,調整收儲政策,并盡快發布,以保護棉農利益,防止明年棉花面積大幅度下滑。與會人員普遍認為,國家收儲政策主導了今年棉花市場,對穩定棉價、保護棉農利益起到了關鍵作用,取得了棉農基本認可,棉企歡迎的效果。但收儲政策也存在定價偏低,不收低等級棉,對棉農保護力度不夠的問題。從省棉協多次調研與這次會議反映的情況看,絕大多數棉農的訴求是“所產棉花”的價格能夠達到4.5元/斤,4元/斤就能接受。今年收儲政策規定,328標準級皮棉的收儲價為19800元/噸(到庫),扣除1000元/噸的加工、運輸費,折合籽棉3.94元/斤(衣分36,棉籽0.96元/斤,損耗6%),根據收儲價格表計算,428級價格19206元,折合籽棉3.83/斤。今年棉花質量情況是,由于陰雨影響棉農“所產棉花”的主體為四、五級,占總量的90%以上。就四級來說,收儲價格低于棉農期望價格15%,目前實際價格3.6元/斤更是低于棉農期望價格20%;五級棉花不在國家收儲范圍,紡織廠由于不景氣也不收,基本都還在棉農手里,不少棉農幾乎把家里所有的房子都存滿了棉花,一家人只能擠到一個小屋里睡覺,所以棉農有理由抱怨保護不到位。據省棉協和毗鄰山東、河南的市棉花協會了解,山東、河南的情況同河北基本一樣,因此建議:
一、按1:12的糧棉比價提高收儲價,并及早公布2012年度棉花收儲價格.
二、充分考慮天氣、自然災害對質量的影響,把5級棉花也納入收儲范圍。
三、改國家“臨時”收儲政策為國家收儲政策,實現收儲常態化、敞開化,打消棉農政策疑慮,給棉農吃“定心丸”,著力搞好生產。
四、把收儲最小合同為90噸下調到50噸左右,降低400型企業資金占用,從政策上扶持400型企業發展。
二、推進棉花產業發展應把指導棉農科學種棉,引導棉農適應市場形勢適時賣棉作為重要內容。會議分析認為,今年棉花質量差既有天氣原因,也有行距、株距小,密度過大等種植方式不合理的原因。各級農業部門、棉花協會要積極宣傳推廣新的科學種植模式,引導棉農采用適合本地區的種植模式,降低天氣原因帶來的損害,提高產量,提高品質。省棉花協會調研發現,近三年賣棉時機把握不好是影響棉農收益的重要因素。有的棉農去年價格在7元/斤時不賣,今年只得以3.2元/斤的價格賣掉,損失慘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市場大的形勢,信息不靈通,賣棉愛憑感覺,看周圍,喜歡一哄而上。各級棉花協會要加強對棉農的信息傳遞,讓棉農感覺到市場的變化,用科學的分析、建議性的意見引導棉農做出決策,讓棉農適時賣棉,獲得最大收益,從而切實推進棉花產業健康發展。
三、推進質檢體制改革,扶持400型企業發展,要以嚴格落實收儲政策為考核標準,盡最大努力保護棉農積極性。國家只收儲大包棉是對新體制棉花加工企業的重要扶持措施,是想通過政策手段壓縮200型企業生存空間,最終目的是通過減少棉花加工企業數量,科學布局400型企業,強化政策執行力度,切實保護棉農利益。因此會議提出,參與交儲的400型企業要擔負起落實國家質檢改革目的的任務,要全面、準確、細致地宣傳國家收儲政策,讓棉農明白收儲政策的細節和有關計算方法,避免因宣傳不到位使棉農產生誤解,確保好政策能發揮好效果,從而保護棉農種棉積極性,穩定棉花種植面積。要嚴格按照交儲政策要求張貼價格公告,讓棉農明明白白地賣棉。要積極宣傳分級交售的好處,引導棉農避免統花交售,以提高收益。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不能趁機壓價,損害棉農利益。對執行國家收儲政策不力、不到位的企業,職能部門要取消其交儲資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