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中國孕婦防輻射服應何去何從
在目前孕婦防輻射服的問題被媒體曝光后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孕婦防輻射服應有什么樣的國家標準?孕婦防輻射服應有什么樣的鑒別方式?防輻射服應如何推向市場?這些問題政府部門又如何回應消費者和維護消費者的權利。
消費者問題一:防輻射服是否有效
買防輻射服之人,多數并未詳實了解防輻射服之功能。或為心安,買了總比不買好;或為跟風,大家都買那我也跟著買。至于防輻射服之功效,大多乃心理作用所致。現實之境況,本就令人擔憂,盲目選擇之下,缺少科學解釋,叫人難以心安。而防輻射服防輻射,還真是一出“相信你,就輸了”的鬧劇。為何?源于防輻射服雖能夠阻隔90%的輻射,但有多個輻射源的情況下,防輻射服內的輻射強度反而變大。這意味著,防輻射服之功效,只是“看上去很美”,一旦付諸現實操作,其實“效果寥寥”非但不能真正防輻射,反而會加大輻射的“吸收度”。
我們不能說央視的結果無疑是準確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分析一下,孕婦防輻射服存在的原因。我覺得它與綠豆養生的橫行大同小異。一者,很多事物的原理及效果都是普通老百姓所不能深刻了解的。實際上,以筆者的經驗,大家對孕婦防輻射服多是將信將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算無用,花錢也買了絲心安;二者,當個人常識遭遇社會趨勢,常常毫無抵擋力。這就如同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一個謊言,當一百個人說時,它自然就成為了真理。
消費者問題二:孕婦防輻射服為何市場漫天
社會學家夏學鑾說,中醫養生熱潮的興起,是由當前人們的社會和文化需求導致的。而輻射也是社會發展下,電腦、電視等帶給人們的全新東西。全新的生活,就需要全新的知識予以應對,這時候就應該是相關部門有所作為的時刻。如果不及時跟進,勢必導致公眾心理被一些趨利之人所利用,泥鰍、綠豆養生,到輻射服我們發現都是所謂的偽專家和制造商在制造噱頭。可以說,不管是養生亂象,還是輻射服亂象,都與監管缺位息息相關。
其實央視的論調并不新鮮。自從防輻射服誕生之日起,爭議就一直未曾間斷,到底能否防輻射、到底能防多少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口水仗的火爆程度不比防輻射服的火爆程度差,人們旗幟鮮明地分為正反兩派,互相攻伐。就拿今年新一輪的口水仗來說,先是“反方”方舟子宣稱“孕婦防輻射服是赤裸裸的商業騙局”,立刻便有許多“正方”專家跳出來反駁,稱其“肯定管用”并將有國家標準出臺,隨即“反方”便嘲笑“搞笑級產品也搞國家標準”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解決辦法:要普及科普知識,更要法律監管
既然防輻射服能夠這么容易檢測出來,為何其還能層出不窮、熱賣不斷呢?只能說,我們缺少必要的監管秩序。而所謂“無序狀態下容易失守”的常識,也早已為人所熟識。而防輻射服目前的市場秩序,正是在監管空白下衍生的亂象。一個“彌天大謊”,便能衍生如此多的“生意經”,由此可見,一個良性的市場秩序是多么迫切。就防輻射服而言,我們需要一個權威解釋與合理的監管秩序,但我們更需要一種叫“科普常識”的普及。以防輻射服為例,現實中的輻射,其實并不足以對孕婦造成危害,而此則新聞證明,所謂防輻射服,并未能產生理想效果。
假如,相關的科普常識普及,類似這般早已為公眾所知,防輻射服又怎樣如現在這般混亂與熱議呢?
童裝品牌網認為:謊言并不難揭穿,只需幾個規范的科學實驗便可。如新聞所述,“防輻射服”既不算醫療器械,又不算工業產品,歸類模糊、無人監管。基于此,想必又有人呼吁填補“監管空白”了。但請注意,所謂“監管”,只有對應于“真實產品”才有意義,對一個“偽產品”大談監管,豈不是多此一舉?沒有實際用處、沒有存在價值,所謂“孕婦防輻服”,實乃“偽產品”之典型。按照想當然的邏輯,既然存在“空白”,就得立法填補。于是,制定“孕婦防輻服的行業標準”,繼而對照“標準”嚴格檢測、嚴厲查處,優勝劣汰、市場自可回歸良序。只是,考慮到執法資源有限,非得權衡取舍、有所為有所不為,問題顯然沒想象中那么簡單。市場經濟時代,商品紛繁龐雜,若對它們中的每一個,都采取“定標準檢測篩選”的管理方式,未免成本太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