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安全等級,你知道多少?
據上海質監局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國際時裝零售連鎖巨頭H&M部分產品不合格,某款T恤的PH值超標,知名服裝品牌再次卷入了“質量門”。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和衣服進行親密接觸,那些看似干凈美麗的衣服,有時候卻成了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其實,服裝也有安全等級,國家也有相應的審查標準,這些,你都知道嗎?
●你知道服裝的安全等級嗎
以上這些聽起來跟消費者有點遙遠的專業劃分,其實從服裝標簽上完全可以了解到。《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也有明確規定,市場上銷售的所有服裝、裝飾用紡織品的吊牌、標志、標簽或使用說明上都應該明確標注產品分類,標簽不得手寫或涂改。而今年1月,國家有關部門也出臺了新標準,要求服裝廠家必須標注甲醛含量和PH值,這是服裝成分中可能含有的、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兩種化學物質。所以,在購買衣服的時候,消費者要特別注意標簽上的相關標志。
那么,服裝為什么會含有危險成分呢?據了解,服裝的污染有兩個來源:一是服裝原料在種植過程中,為控制病蟲害使用殺蟲劑、化肥、除草劑等,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在服裝上,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應;二是在加工制造過程中,使用氧化劑、催化劑、阻燃劑、增白熒光劑等多種化學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殘留在紡織品上,使服裝再度受污染;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驟還會用到含有甲醛的化學物質,也會對服裝造成污染。
●質量不達標危害知多少
目前根據國家強制性技術標準,檢測服裝的指標主要包括PH值、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染色牢度、纖維含量、易位性等方面。服裝的加工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化學制劑,一旦處理不好,這些化學品殘留在紡織品上的含量超過一定標準時,如果直接接觸皮膚就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有些的潛伏期還很長。我們有可能接觸到的有:
PH值。PH值的高低與面料的加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有密切的關聯。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產企業在染色整理加工過程中使用了大量酸堿性物質,又沒有采取合理的中和處理工藝,從而造成產品的PH值超標。人體的皮膚正常PH值應在5.5至7.0之間,略呈酸性,可以保護人體免遭病菌感染。如果服裝PH值偏高或偏低,將直接破壞人體皮膚的平衡機理,減弱皮膚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瘙癢、紅腫等反應,甚至引發刺激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page_break}
甲醛含量。服裝面料生產時,為達到防皺、防縮、阻燃等作用,或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為了改善手感,就會在助劑中添加甲醛。特別是一些服裝生產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在生產免熨服裝時,為了讓面料不容易起皺,使用了含有甲醛的整理劑。當殘留的甲醛未被處理干凈,制成服裝后,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甲醛會在穿著過程中逐漸釋放出來,與人體汗液結合或水解產生游離甲醛,對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膚產生強烈的刺激,引起頭暈、呼吸道炎癥和皮膚炎癥,嚴重的會導致血液病甚至癌癥。
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是目前服裝染色工藝中常見的一種染料,會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分解出致癌物質,一旦超量,這樣的服裝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若被皮膚吸收,會在人體內擴散,引起病變甚至誘發癌癥,且潛伏期可能長達20年以上。
染色牢度。色牢度指染色服裝顏色保持牢固的程度。色牢度不達標的服裝,不僅在混洗衣物時可能將色漬沾染到其他衣物上,而且染料也容易從紡織品轉移到人的皮膚上,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同時,服裝在染色或洗滌時,因色牢度差而脫落的染料和整理劑會隨廢水排放到江河中,也會對生態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
●權威提示
假如服裝成分中的甲醛、PH值等確實超標,消費者很難不經過檢測儀器就做出正確判斷,就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副主任楊萍指出了以下幾點便于大家操作的解決辦法。
1.消費者在選購紡織品和服裝商品時,最好要到正規商場購買,那里的商品都需要提交檢測報告才允許上市,整體安全性還是有一定保障的。
2.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標簽,包括吊牌和縫在衣服上的永久性標簽都要看一下,了解究竟是符合A、B、C哪一個安全等級。
3.要特別注意一些紡織制品中散發出的特殊氣味,如霉味、汽油和煤油味、魚腥味等,特別是新打開包裝的那些,這表明紡織品上有過量的化學藥劑殘留。
4.一般來說,大家都會清洗新買的內衣,其實只要是新衣服(特別是T恤、襯衫等直接接觸皮膚的),不管價格高低,都應該先洗后穿,再在陽光下進行暴曬。假設PH值超標的話,清洗會非常有幫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