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成本壓力,服裝企業究竟該如何應對
一、“暴利變微利”,服裝企業深陷“微利漩渦”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大幅提升,服裝行業早已告別了十多年前的“暴利”時代,更多的服裝企業因為越來越高的成本壓力陷入“微利漩渦”。
我國服裝企業普遍采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和粗放的管理模式,這使得服裝企業在應對成本上漲問題時,只能被動接受逐漸降低的利潤。利潤的降低直接導致了企業無力在品牌創新及延展發面做更多的投入,制約了服裝企業品牌的發展,如何遏制成本將是服裝企業必須面對的嚴峻課題。
二、遏制成本問題三要素:庫存、銷售、供應鏈
面對日益嚴峻的成本問題,服裝企業紛紛采取措施“開源節流、緊縮開支”,甚至不惜選擇裁員等消極的方法來度過危機,但大多收效甚微。問題的關鍵在于服裝企業對于遏制成本的方向尚不明確。
遏制成本問題主要有三大要素:
1、 庫存:庫存積壓問題是每個服裝企業必經的考驗。據報道,美特斯邦威2011年末存貨達29.82億元,占流動資產49.55%;而海瀾之家海2011年末公司存貨達38.63億元,占總流動資產高達56.82%。相似的數據還有很多,已經有不少企業“死”在了庫存問題上。
2、 銷售:門店銷售能力決定了服裝企業的盈利水平和庫存壓力。關店并不是服裝企業的唯一選擇,如何提高銷售才是王道。
3、 供應鏈:供應鏈各環節的信息通暢是保證企業有足夠周轉資金的一大前提。此外,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給服裝企業帶來了更高的物流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供應鏈的及時響應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綜合考慮以上三大要素,要合理有效的解決企業存在的成本偏高問題,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實施信息化。
三、用溝通貫穿信息化成本管理體系
近年來信息化因其對于成本控制的強效作用,已經引起了服裝企業的廣泛關注,許多企業都開始部署專有的進銷存系統或ERP系統,通過優化流程來實現成本控制。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些系統在提升企業運轉效率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有環節的容錯率。
所以發生突發事件時,各環節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包括百麗、杉杉、報喜鳥在內的眾多業內知名企業,都采用引入imo等企業溝通平臺的方法,用溝通貫穿信息化成本管理體系,提升應急處理能力。
1、供應鏈打通,庫存問題迎刃而解:
加強供應鏈環節之間的溝通,有效控制庫存量。比如imo企業即時通訊平臺就可以實現總部、生產、門店等環節的全覆蓋。總部可以通過文字、視頻、語音、電子公告等方式,對所有門店的促銷結果有確切的了解,隨后根據門店反饋的銷售信息,即時制定銷售策略和生產計劃,在保證安全庫存的基礎上盡量降低不必要的庫存積壓。
2、形成聯動銷售體系:
通過門店間自行協調的方式提升門店銷售能力。通過imo的組織結構功能,服裝企業能夠將門店列入企業的通訊體系中,進行信息平臺統一化管理。門店在銷售過程中遇到諸如存貨不足、產品斷碼等問題,可以用imo將信息與其他門店分享,形成聯動性的銷售體系,大大提升單店對于客戶需求的消化能力。
3、銷售、庫存、供應鏈的互動:
加快響應速度,提升應急處理能力。在面對各種物流運輸、門店銷售等環節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企業可以選擇通過imo企業即時通訊搭建的“云辦公室”,將信息和其他部門分享,共同商討應急處理預案;總部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利用imo的電子公告、企業短信等協同辦公功能,進行縱向干預,保證企業對于整個突發狀況的掌控能力,有效避免信息孤島造成的庫存、滯銷等問題。
結語:可以看到,雖然服裝企業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但已經有不少企業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擺脫成本壓力的束縛邁步前行。市場永遠不會等待,不進則亡是市場的基本游戲規則。服裝企業如何在目前的艱難現狀中摸索出一套適合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將對企業未來發展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