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降至 65-70 美分時是買入時機
本周(截至周四)紐約期棉遇到新的壓力,12約合約下跌336點,收于72.59美分。
技術面帶動市場反彈,12月合約從8月3日的低點70.74美分一路挺進至8月9日的77.07美分高點,上周五美國農業部發布報告之后,市場漲勢嘎然而止,2012/13年期末庫存大幅上調228萬包,因此這份供需報告被市場視為利空。
雖然市場上漲勢頭在報告之前就已經減弱,但美國農業部看跌后市,給市場蓋上一個堅定的蓋子,加速了投機多頭獲利回吐,貿易套利拋售。最新的CFTC報告證實,投機商8月初買入技術突破,凈多頭增加近10,800手,而貿易則一路把凈空頭增持9,100手,指數交易商凈拋售1,700手。
即使美國農業部將美國產量上調650,000包,至1765萬包,全球期末庫存上調超過200萬包,使得這份供應/需求報告主要利空,但是,還是值得認真看一看這份報告到底是哪里做了調整。正如我們近幾周一再提到,美國不再有一個單一市場,因為中國國內價格高于130美分/磅,然后,世界其他地區的價格便宜大約50美分/磅。
因此,如果我們從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角度看美國農業部報告,我們將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情景。雖然截至8月1日中國年初庫存增加195萬包,但世界其他地區年初庫存減少830,000包。這種局面與今年年底預期的期末庫存相似,中國似乎增加238萬包,而世界其他地區庫存預期減少100,000包。換句話說,看中國,這些庫存數量是利空的,但看世界其他地區,庫存是友好的。
上周我們談到,中國之外國家地區棉花供應量相對緊張,8月1日,世界其他地區年初庫存達到3852萬包,相比之下,一年前為3532萬包,兩年前為2962萬包,當時庫存非常緊張,跟著出現歷史性的牛市階段。但是,即使我們現在有更加充裕的棉花庫存,目前現貨市場依然感覺相對緊張,因為這些庫存的大部分都無法隨時進入市場,正如我們在上周報告中做出的解釋。這種情況可能在大約6-8周之內發生改變,到那時,北半球的棉花開始進入市場,我們預期,到那時價格將承受部分壓力。
每當有兩個市場之間存在巨大價差時,商品將會從較便宜的市場流向相對較貴的市場,只要允許這樣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做法應該導致兩個市場之間的價格趨于平衡。然而,就棉花而言,這種情況尚未發生。即使中國去年進口2425萬包棉花,創歷史新高,同時紗線進口大幅度提高,我們即沒有看到世界其他地區的價格上漲,也沒有看到中國價格下跌。原因是中國政府收儲了國內市場上所有的多余棉花,將這些棉花放入戰略儲備之中。中國之外市場的棉花價格維持低水平,因為貿易商將注意力放在全球統計數字方面,一般不看好市場前景。
今年的價格方向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的進口情況。雖然中國從理論上講有足夠的棉花,中國自己的產量和大量儲備,能夠滿足國內紡織廠需求,但中國仍然可能因為價格原因而進口棉花,因為以出口為導向的紡織廠如果按照國內超過130美分/磅的價格買棉花的話,他們就無法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已經有傳聞說,近期將批準大約400,000-500,000噸加工貿易配額,這些配額將發給那些出口成品的紡織廠。
目前美國農業部估計,今年中國將進口1300萬包,略高于中國去年進口數量。根據這一數字推算,世界其他地區的庫存將在此過程中小幅增長,在明年7月達到2049萬包。雖然庫存將呈現溫和利空,但并不能證明價格的跌幅,尤其是當我們考慮到,糧食和大豆價格更有吸引力,棉花種植面積可能減少很多的時候。
在未來幾個月,需要密切關注印度棉花情況。雖然近期降雨情況有所改善,提高了農民的希望,但氣象學家警告說,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擾亂季風進展。印度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指出,季風可能在8月下旬,尤其是9月,進入一個雨水減少階段。印度棉花減產的話,可能導致印度退出出口競爭。這將讓美國成為一個占優勢的出口國家,讓美國擁有定價能力。
那么,我們該何去何從?根據今天我們了解的情況,我們相信,未來幾個月,價格將得到相對良好的支持,因為現貨供應依然緊張。一旦新棉進入市場,我們可能看到10/11月這段時間,價格承受一些壓力,但是從12月開始,市場將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新棉種植,棉花種植情況將給市場提供支持。當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在今后個月如何做,但除非中國關閉大門,不大量進口棉花,否則,世界其他地區的棉花價格將得到相對良好的支持。從一個較長遠的角度看,我們認為,在棉花價格降至65-70美分窗口時,應該買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