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面料與文化完美釋放 奧運與服飾激情碰撞
為打造一屆綠色、環保、高水準的奧運會,倫敦用四年的時間來創造。令人欣喜的是,人們這些智慧的結晶不會止步于奧運會,而正大步走向市場,走向千家萬戶。奧運會的競技賽場上對各國印象深刻的除了突出的表現之外,無疑就是運動員身上的服飾了,奧運會讓世界各個國家,讓各國文化融合渲染。
奧運與服飾激情碰撞
開幕式上,時尚之國意大利用最頂級的時裝品牌Armani來裝飾該國家旗下的猛將們,讓他們走在奧運開幕式上就像是走在米蘭時裝周的紅毯上。韓國人則是決定將小清新的韓劇風進行到底,中國代表團的“番茄炒蛋”裝則將中華民族傳統委婉的民族性格表露無遺。青睞本土設計的荷蘭人毅然選擇正裝品牌Suitsupply,美國隊的出場服裝則來自著名服裝品牌RalphLauren,再次將經典貝雷帽設計其中,運動員們上一次戴貝雷帽是兩年前的溫哥華冬奧會。另外,RalphLauren夏季奧運會系列恰好從1948年倫敦奧運會萃取靈感,色調選用了紅、白和海軍藍。直接復刻了多款上世紀30年代及40年代的經典款式運動服,將復古進行到底。
多年來,中國代表團的禮服一直以來都是以黃色和紅色為主。網友認為,這種搭配夠時尚和現代,在紅毯上遜色其他國家代表團的隊服。但據設計這款禮服的品牌透露,服裝的科技含量高,特別是紅色系上裝,通過精確的數碼色彩控制系統,使紅色面料中暗含黃色,上裝的邊緣巧妙嵌入了黃色鑲邊。另外面料也大膽創新,采用了針織面料和里料,與梭織面料相比具有10倍以上的吸水擴散性,反映出中國人務實的民族品性。
奧運服飾在賽場上代表著一個國家,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世界人民的心上,那么對于關心健康的人們來說服飾的面料更是耀眼背后的實際所在。亞麻,是世界植物中分布最廣泛的作物之一。亞麻纖維是主要的高級麻紡原料,亞麻素有纖維皇后的美譽,渾身是寶。亞麻也是中國人備受親睞的服飾面料之一。
亞麻面料與文化完美釋放
亞麻屬亞麻科,也稱為胡麻,亞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習慣上把纖維用的叫亞麻,油用的叫胡麻。經過人類的長期栽培和選擇,使它從野生窄葉亞麻進化成具有多種用途的經濟作物了。亞麻的纖維以其天然、古樸、稀有、色彩自然而高貴,被譽為:“天然纖維中的纖維皇后”。從奧運賽場上回到中國,我們來看面料與文化的演繹。
亞麻含有能吸收紫外線的半纖維素,使紫外線不能照射到人體,保護皮膚,具有防磁、抗輻射的作用。亞麻加工制作的服裝,比其他衣料更能減少出汗,吸水速度甚至比棉布要快幾倍。這種天然的透氣性、吸濕性、清爽性和排汗性,使其被稱為輕松的“天然空調”。亞麻纖維還具有抗菌防蟲蛀、抗靜電、不粘皮膚、挺括大方、粗獷自然、質地良好、美觀舒適等特點。其天然綠色環保,頗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現代化新生活的首選高檔次高品位綠色佳品。盛夏時節,著一身麻制衣衫或短裙的確是很涼爽又頗有品位的裝束,也為我們的時尚生活增添幾分靚麗和健康。
據史料記載,亞麻種植與利用是從非洲開始的。公元5世紀,阿瑪西斯曾獻給希臘雅典女神的一個繡有棉花圖案的亞麻胸甲,就是用360根整齊的亞麻纖維所合成的。進入中世紀后,亞麻種植開始流向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俄羅斯、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公元17世紀初,英國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亞麻紡織廠。1906年,清政府先后在遼寧省的金洲、遼陽,吉林省的公主嶺、長春,黑龍江省的海林、一面坡、哈爾濱、雙城、齊齊哈爾等地進行試種。實踐證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最適宜種植亞麻。蘭西縣就是以種亞麻出名的縣。在蘭西有著70多年的種植和加工歷史,并成為中國亞麻產業鏈條最完整的發展區域,種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亞麻原莖加工能力達到7萬噸。
改革開放以后,百業待興,江浙一帶成為了紡織業的聚集地,但亞麻行業在當時還是一片空白,新申集團創始人李森林果斷抓住機遇一手建立了新申集團,并樹立了專一做亞麻的集團規劃,誓將亞麻文化傳播至中國的每一個角落。隨后企業以“讓世界亞麻更精彩”為企業理念,從科技、產量、質量、品種,打造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鏈傳承亞麻文明,掀起復興亞麻文化的新浪潮,并在隨后的眾多亞麻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亞麻行業中的領軍企業。
隨著文化的發展與升騰,新申集團在不斷拓展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將多品牌策劃繼續深化,孵化出多品牌體系戰略。從“讓世界亞麻更精彩”到“讓亞麻走入尋常百姓家”,進而塑造“綠色亞麻家紡面料倡導者”,亞麻品牌體系的雛形已經形成,我們期待中國亞麻品牌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