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吊牌與衣服成分不一 不可將其作為唯一標準
正值夏秋換裝時節,如果你只花幾十元就買到了一件吊牌價為1000多元的服裝,你是為撿到大便宜而得意,還是對吊牌上的價格表示懷疑?筆者調查發現,有服裝“身份證”之稱的吊牌,貓膩不少。
吊牌與衣服成分不一
“不久前趁超市打折,我買了10件T恤衫、襯衫,回家一看它們的吊牌和衣服內標所標示的成分竟然不一樣。”消費者鄭先生向筆者講起了一次不愉快的購物經歷。他發現一件男童短袖T恤的吊牌上標注的成分是“100%棉”,衣內的標簽卻標注“66.5%竹,28.5%棉,5%氨綸”;同樣一件男士休閑襯衫吊牌上標注的成分是“78%棉,22%滌”,而在衣內的標簽上標注的卻是“85%絲光棉,15%棉”。
服裝成分,到底是以衣外的紙質吊牌為準,還是以縫在衣內的標簽為準?衣服的成分到底是什么?鄭先生將超市投訴到工商部門。江東明樓工商作了“退一賠一”的調解,并支付給鄭先生一定的誤工補償,同時還根據《浙江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對超市處以1萬元的行政處罰。
網上吊牌應有盡有
服裝吊牌猶如服裝身份證,它們告訴消費者服裝的成分、執行標準、廠名廠址等信息,然而就是這樣小小的吊牌,每年都會因虛假內容引起數十起消費投訴。在走訪中,一家女裝店店員向筆者透露,現在有部分店里掛著的品牌服裝,是商家自己制作吊牌,然后掛在衣服上.
對此筆者在網上輸入“吊牌制作”字樣的關鍵詞,隨后就顯示諸如“高檔吊牌制作”、“商標吊牌制作”、“吊牌定做”等商品信息近萬條。
在淘寶網上一家信用為兩皇冠的網店里,筆者咨詢是否可以制作zara吊牌,客服人員表示只要顧客提供原裝吊牌和詳細尺寸數據就可以制作,吊牌背后的衣服成分和詳細信息可以按照顧客給的信息進行填充。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客服人員沒有要求筆者出示相關檢驗報告,表示只需提供數據就可以定做。筆者從該家網店的銷售記錄里看到,30天內該網店成交量524筆,共售出115944件。
另外幾家網店店員還向筆者推薦,他們有專門的模板,如嫌麻煩可直接改品牌和產品名稱,其他內容他們會幫你套模板設計。
私制吊牌涉嫌違法
對于網上私制服裝吊牌一事,筆者向江東工商分局進行了咨詢。工作人員稱,無論是委托加工服裝吊牌的企業或個人,還是加工的企業或個人,必須具有相關的營業執照、商標認定書、品牌授權協議等證件,否則會涉嫌違法。
“吊牌的制作和規范有嚴格的明文規定,一些消費者明知道是假的仍進行交易,顯然是一種知法犯法行為。”工作人員同時表示,私制吊牌時擅自抬高吊牌上的標價或者吊牌上有虛假信息的也都涉嫌違法,遇到此類情況,可向所屬轄區工商部門反映,工商部門會進行嚴厲查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