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八十一團棉花100%機采 降低棉花種植成本
“今年人工拾花成本高,我種了43畝地,機采棉可以幫我增收一萬五千元左右。”10月5日,農五師八十一團良繁站職工卜富雄對片區干部王學孔說 。
八十一團是農五師植棉大團,植棉水平較高,連續多次創北疆地區棉花大面積高產紀錄,在推進團場實現跨越式發展過程中,團黨委按照“三化”發展的要求和標準,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從實施產業結構大調整、職工增收、團場增效和增強棉花市場競爭力出發,加快機采棉推廣步伐,降低棉花種植成本。
2012年,八十一團種植的8.1萬畝棉花100%實行機采,團場棉農對團場的這項政策都積極擁護。往年這個時候,職工都忙著聯系勞動力,生怕來聯系不上。今年棉花全部實施機采,承包戶不用聯系勞動力。輪到誰家機采,承包戶提前一小時到地頭等著,棉花機采完后,干棉花可以裝斗子直接拉團加工廠交掉,濕棉花曬干后加收加工廠。種同樣面積的棉花,往年需要近兩個月的棉花采收工作,實施機采后,最可以交團加工廠。
據悉,一臺采棉機一天采摘棉花200畝左右,大大的提高了棉花采摘的進度,保證了秋收 工作的順利完成,同時外來人員的減少,也減少了很多安全隱患,減輕了干部的管理壓力,保證了秋收期間的安全生產。往年需要兩個月才能干完的活,今年兩三天就干完了,剩余的時間職工都去干啥去呢。絕大多數職工都去公社撿棉花啦,今年人工拾花拾花成本在2.5元每公斤左右。一個秋收下來,拾花速度快的人可以賺一萬塊錢左右。
在八十一團生產科,科長鄧懷貴給我們算了一筆帳,按棉花單產400公斤算,機采棉的費用是225元每畝,加上拉運費36元、裝車費18元、浪費的84元,總費用363元;人工拾花拾花成本在2.5元每公斤,總費用是1000元,一畝地可以節省357元。今年天氣好,棉花單產都高于400公斤,一畝地為棉農節省的就不止357元,500元左右,一個承包戶按32畝定額算,可以節省一萬多元。
如果是人工拾花,在秋收的時候還要忙著給拾花工做飯,忙著過稱,扛袋子,一個秋收下來,整個人都快累癱了。棉花機采后,這些麻煩都省了。加上承包戶外出務工的,反過來承包戶還可以賺一兩萬元左右。
據介紹,今年八十一團8萬畝棉花實行機采后,全團節約勞動力1萬余人,降低了棉花的采收成本,職工接本增收兩千多萬元,同時還進一步提升團場機械化水平,為團場“三化”建設和職工增收團場增效打下良好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