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業適應競爭新要求
在去年底的中國服裝大會的平行會議上,北京工商大學營銷研究中心主任張永表示:“在當前的形勢下,定位無疑是我們服裝行業的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市場近年來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這種變化都要求企業必須做出某種變化和轉型。服裝制造業的傳統優勢已經不像過去那么明顯了。要保持或者進一步增強中國服裝制造企業以及服裝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整體優勢,顯然需要轉型。如何轉型?一個核心的問題,從戰略上來講,就是每個企業都要在新的競爭環境、新的需求狀況之下重新定位。”
做專業的事情
紡織服裝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所涉及的類別較多。比如從品類來看,有男裝、女裝、童裝等的分別;從品牌類別而言,有終端品牌和制造品牌之分……因此,對于企業而言,不可能大包大攬什么都做,而應該選擇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業務方向。
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郭國慶在本次服裝大會上所言:“定位是企業很重要的環節。企業面對的客戶是廣泛的,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叫好,所以要所服務的市場細分成若干市場,比如:老年人市場、中年人市場等。企業要想辦法把產品做到特色明顯、獨一無二,在客戶在心目中占特殊位置,感覺你的產品就是與眾不同。”
蓋奇集團是一家集針織織造、后整理與制衣為一體的企業,主營“蓋奇”牌高級絲光棉針織面料及T恤定牌等,是國內有名的高級絲光棉針織面料及T恤定牌生產企業,被業內譽為“T恤專家”。多年以來,蓋奇可謂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T恤,其專業程度可見一斑。
有很多人有疑問,蓋奇的T恤已經做得這么專業,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品牌。蓋奇(中國)織染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莎莉認為術業有專攻,“如果大家都去做品牌,那誰來為我們的品牌做其他保障,誰來為我們的品牌做最專業的事情。事實上,‘蓋奇’也是一個品牌,它是制造品牌。”
據黃莎莉介紹,“蓋奇”曾經做過女裝的自主品牌。但是董事長王衍筑還是認為,要一心一意來做某件事情,會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于是,“蓋奇”放棄了做女裝品牌,專心打造“T恤專家”。
黃莎莉認為,做T恤最重要的在于面料的選擇。如今,“蓋奇”有配套的印花廠做冷轉移印花,主要是做環保低碳的時尚印花面料。“對于面料,我們跟上游企業進行配合。原來我們局限于自己工廠生產的面料,現在我們跟一些紗廠進行研究,共同開發新的T恤面料。比如,桑蠶絲類的針織襯衫面料,以及混搭面料等。”
黃莎莉同時表示,“蓋奇”作為T恤專家,原來只是做商務T恤,但現在也開始引入一些運動、時尚的元素,擴大T恤的種類。
“如果不去改變有一天絕對會有新的T恤專家來取代你。”黃莎莉說{page_break}
塑造企業品格
企業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其定位必然迥異。比如,對于浙江喬頓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將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以塑造優秀的“企業品格”尋求企業的良性發展。
湖北美爾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聞孫對此很贊賞,他說:“‘喬頓’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的定位和核心競爭力很值得學習。做服裝的,誰都逃脫不了社會責任。如果把社會責任上升到一個戰略高度,可以穩定員工,保證產品質量。相應的,質量的保障就是社會責任的承擔,也就是企業發展的核心。”
浙江喬頓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沈應琴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跟質量之間的關系緊密。在她看來,對消費者負責、對員工負責、對環境負責、對社會負責都是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表現。“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能生產出來一流的產品,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
據沈應琴介紹,“喬頓”在穩定員工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公司給員工安排了條件較好的員工宿舍。“溫州的土地價格非常高,我們的生產用地近400萬一畝。即便如入,公司仍然堅持買地蓋員工宿舍。公司買的五、六畝地,加上各種支出,最后總共花了四、五千萬,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員工的生活環境。”
“喬頓”還成立了員工愛心基金,這個基金會保障員工及其家人、親屬等在患病或者遇到重大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補助。該基金已經成立了7年左右的時間,幫員工解決了相應的困難。
為解決員工子女上學問題,“喬頓”專門開辦了暑期幼兒園。“很多孩子在暑假的時候都想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如果我們不開辦暑期幼兒園,有些員工就有可能辭職回家陪孩子。另外,對于員工,我們每年都花很大的精力來幫助他們解決孩子上學問題,比如給政府提建議幫助解決等。”
正是因為“喬頓”在穩定、關愛員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使得整個企業員工流動性相對較低。據介紹,“喬頓”目前員工在1500人左右,在公司工作了5年以上的超過500人,工作超過3年以上的占了70%。
總而言之,做專業的事情也好,塑造企業品格也罷,或者還有其他許多做法,隨著行業的發展,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郭國慶所言:“面對新形勢,中國制造業要想充分發揮新優勢,須重構產業布局。這就需要企業注重科技創新、追求差異化、專注,并通過服務來贏得客戶、增加利潤,這樣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