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外棉跌幅小 儲備棉高位成支撐
5月14日ICE主力合約繼續高位振蕩,以弱勢下跌收盤,7月合約向85美分靠攏,棉商和買家心態均比較平穩,多空雙方僵持局面短期難以打破。13日,港口已清關外棉、保稅棉的人民幣報價并未受美元報價大幅下挫的影響,印度棉S-6報價仍在18500-18700元/噸,SM級美棉提貨價仍在19400-19600元/噸,SM級澳棉成交價20100-20300元/噸。
某澳大利亞出口商表示,6/7月船期澳棉基本已簽約一空,現在主要預訂8月份及以后船期的棉花,買方主要是山東、江蘇和河南等地的大中型棉紡織企業,一方面客戶以紡精梳紗和高支紗為主,對棉價的承受能力比較強;另一方面是大中型企業近幾個月可拿到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和加工貿易,合同執行壓力不大。13日,保稅棉和船期棉美元報價整體下調1.20-1.50美分/磅,但部分外商和進口商認為,5-7月高等級外棉仍將處于供需緊平衡的狀態,澳棉、巴西棉和高等級美棉的調整幅度較小,長絨棉報價則連續三日高位企穩。
從全球來看,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棉紡廠和貿易商對西非棉詢價增多,孟加拉國對西非棉和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產地皮棉的關注度較高,下單情況也略有恢復,而中國用棉企業重點則在高等級澳棉。
從近日拋儲成交來看,2011年度收儲外棉的成交比例持續高位,成交價格不斷被炒高,對港口保稅棉、清關棉以及遠月船期棉形成比較強的支撐,5月13日,2011年度1473.2711噸進口棉繼續全部成交;單捆最高成交價20780元/噸,單捆最低成交價19530元/噸。業內分析認為,一方面是一些棉花企業甚至外商借道棉紡織企業參與競拍,炒高競拍外棉的目的是為了銷售港口保稅棉和清關棉;另一方面是2013年國家公檢和收儲執行新的棉花標準,一些競拍企業競買國儲棉的目的為了生成期貨、撮合倉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