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孕嬰童市場進入了資源爭奪的階段
“我們只做服飾和用品,不做食品。”這是一家嬰幼兒用品企業規避市場風險的辦法。相較于食品,服飾和用品顯然更不易出現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
在十多年前說起孕嬰童用品,不過是奶瓶、尿不濕、痱子粉等“老面孔”。如今,孕婦防輻射服、嬰兒沐浴露、潤膚露、澡盆、推車、搖籃、玩具等產品種類琳瑯滿目。
不難看出,中國的孕嬰童市場正進入黃金發展期。先看第13屆CBME孕嬰童展、CBME童裝展的數據:13.8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1400多家參展商,2100多個品牌,預計接待6萬位專業觀眾。這樣的數據讓人側目,要知道CHIC2013的展覽總面積是10萬平方米,參展品牌1000余個,專業觀眾10.5萬余人。
孕嬰童行業的興起,被敏感的風投們“嗅”出了商機,他們猶如敏銳的獵人,四處尋覓可以投資的優質項目。孕嬰童行業像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本、品牌不斷涌入。
然而,市場前景越被看好時,涌入者眾,市場秩序越容易亂。中國這一市場也存在不少亂象:新概念包裝舊產品、產品價格畸高、假洋品牌泛濫、以項目圈錢等行業問題不容忽視。
雖然孕嬰童行業有著誘人的前景,但并不是所有躋身而來的企業都能大獲全勝,在無限機遇的背面,也有不少企業紛紛“折戟沉沙”。如曾經年銷售額達15億元而后業績大幅下滑以致被收購的某母嬰購物平臺,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而后又傳出造假丑聞的某兒童消費品開發與零售商等。
這也給拼命追求效應的孕嬰童企業敲響了一記警鐘。中國孕嬰童市場已經正式吹響集結號,進入了資源爭奪的階段。如果要改變資本市場變冷的趨勢,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暢銷,并且具備可持續發展動力。
機遇在前,自然有膽大者奮勇向前,不過,奮勇向前者不應只看到機遇,更要細心看到背后的風險。
目前,中國孕嬰童市場還沒有任何一家能夠獨大。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各占半壁江山,競爭激烈。雖說婦女和兒童的錢最容易賺,但其實也是最難賺的。這兩類群體對品質和品牌最為挑剔,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重視品牌和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在紛繁混亂的市場中走得穩,走得長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