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皮革城轉身成為皮革時尚代言人
19年前,海寧皮革城伴隨著全國皮革服裝展銷會正式開業,當時事后老百姓有一個順口溜:“轟轟烈烈開業,冷冷清清經商,不聲不響關門。”時任海寧工商所所長的任有法帶著所里的6個人一個一個給商戶打電話把他們請回來。
如今的海寧,平均每3秒就能生產一只皮夾;平均48秒制成一組牛皮革沙發套;平均1.3秒誕生一件皮衣。
“19周年風風雨雨過來,我感覺皮革城真的像一個小孩一樣,我看著他長大,有令人驕傲的地方,也有不滿意的地方,總體上還可以,但還有上升的空間。”現在的海寧皮革城已不同往日,對于已有的成就,已是海寧皮革城董事長的任有法總是輕描淡寫,他覺得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寧皮革城任重道遠,“做龍頭比較累,要有付出,要有探索,要能夠創新,探索與創新是要有成本的,有失敗的可能。但是你不做也不行,當龍頭就有這個責任。”
傳統產業沒有死
很多人覺得“傳統行業”四個字就有一種沉重感,但在任有法19年的體驗中,卻充分感受了它的另一種生命力。
海寧皮革城是一個交易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產生的零售與小額批發,2012年達到了150億。
“我們企業正處在高速成長期,近三年幾乎都以翻一番的速度成長。這其實還在于模式,只有成功的模式才能賺到錢。”
他口中所說的模式即圍繞皮革產業做文章,通過皮革市場的開發、租賃和服務,形成從原輔料到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并通過積極推進省外連鎖步伐,將皮革城的影響力輻射到全國乃至世界的皮革產業。“我們實際上應該算是生產性服務業,是圍繞產業做文章,實際上就是為實業服務,可以說我們的發展離不開實業。”
很多人以為這個商業模式比較簡單,創造一個平臺,人家來批發零售,收租金。但其實海寧皮革城有所不同,“我們要為企業、為消費者全方位的服務。幫他們建標準廠房,給他們建設計基地、建設計協會,把設計師送到國外培訓,把國外好的設計師請進來給企業培訓,把設計大獎賽放到海寧來舉辦,把設計的成果,建設一個展示平臺,同時把皮革城這個市場做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些都是做市場以外的事情,是做全產業鏈服務,商業模式的疊加的。”任有法對此解釋道。
現在海寧皮革城的全國市場很多,“我們是線下B2C,是企業直接對消費者,也是線下工廠店的平臺。這種模式為什么好呢?消費者得到了實惠,企業少付了很多流通的費用,流通的費用減輕了。”
另一個疊加是給這些企業做成一個全國連鎖,把這些企業工廠店的模式連鎖到全國。
“我經常跟他們開玩笑,我們這樣的商業模式像什么?奧特萊斯是過季商品,我們是當季奧特萊斯。我們的價格是奧特萊斯的價格,商品是企業當季做出來,而且都是企業工廠店。所以,這個模式的生命力還是比較強的。” {page_break}
2010年,東北佟二堡海寧皮革城開業,這是海寧中國皮革城東北地區首個外拓連鎖市場,也代表著海寧中國皮革城全國戰略大展開的啟動。此后,成都、哈爾濱等地相繼建設連鎖市場。
“要蓋房子很容易,但是蓋了房子以后還要把靈魂裝進去就不容易了”,對于省外擴張,任有法已經準備了很多年。他沒有把眼光只放在皮革銷售上,而是將平臺定位于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商貿洽談乃至皮革文化傳承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我們原本只輻射到長三角,這幾年我們走出去才發現,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任有法說。“未來,只有兩種專業市場可以長期生存,一是產地型市場,一是消費型市場。海寧屬于產地型,佟二堡可以算作半產地型,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產業優勢,研發、設計、生產、信息、趨勢、人才可能都將聚集在這里。而消費型,如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大都市,有強大的消費群體,可以支撐市場的生存。基于產業面向消費,才能夠保證我們的生命力。雖然現在網購對專業市場的沖擊很大,但是終究不能替代有形市場,我認為專業市場二三十年內沒有生存問題。”
皮革城未來的腳步伸向何方,任有法有他的想法,“最理想的是與企業和行業一起穩步發展提升,三五年后在適當的時候走出國門,把海寧中國皮革城這種模式推廣出去,不在國外招商,我們帶著品牌一起走出去。”
不得不做的電子商務
任有法也不是任何事情都能有最快的反應速度。
電子商務剛起步的時候,任有法覺得在網上賣服裝就是吹牛,自己的兒女在網上購物也會被他罵,而三年前,任有法不得不信了,“這時不是信不信的問題,而是必須得做。”
海寧皮革城在1996年就注冊了網站,但是只把它當成信息平臺,一些簡單的探索沒有成功,就沒再繼續。“沒有成功的原因,一是不重視,二是真難。”任有法對于電子商務的信心并不是那么肯定,“電子商務不是九死一活,是99死一活都有可能,別看現在電子商務的幾個大佬都很好,有多少倒下,遍地都是。我現在想就算倒下也要嘗試,不做不行,必須做,嘗試后還有機會,不嘗試連機會也沒有。”
· 雖然有一些顧慮,但任有法心里對皮革城的電子商務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現在做了一個皮革的專業網,質檢比較好、品質比較卓越,進來的企業都是要有資質的才能到網上賣東西,我們賣的是中高檔東西。”
“三年、五年以后,天貓[微博]、淘寶照樣很大,但是一批專業網也會做得很好,因為今后這些年輕的消費者不可能要買東西就到淘寶,要買東西就到天貓,想到買沙發到家具網,買皮鞋到鞋網,買皮衣到皮革服裝網,我斷定這是今后發展的趨勢。”
不管電子商務多流行,任有法堅信,“電子商務永遠取代不了實體商業,實體商業還有一種體驗性,現在網上買東西,一個是大家工作比較忙,子女還小。如果子女到了7、8歲,走得動,肯定要帶著子女去,邊休閑、邊旅游、邊購物。因為我們現在的場所是旅游購物比較適合,是4A級旅游景區。”
目前皮革城已設立“網商大廈”,將一批在天貓、淘寶上做皮衣較大的商戶集聚起來,“我們設法在為他們的服務中創造價值。我們也把快遞公司、攝影公司引入網上大廈,且快遞公司進駐還要承諾優惠折扣,下一步,我們將依托這批網商開發自己的皮革專業網上交易平臺。”任有法認為,“任何一種商業模式,既要能給用戶創造價值,也要能給股東創造價值,這才算是成功的商業模式,只會燒錢的不是真正的商業模式。”{page_break}
今年年初皮革城另起爐灶,從外面的網絡公司招募了一批人才,成立了一個班子,改了辦公場所,并與浙江省工商銀行(3.99,0.01,0.25%)的支付平臺合作,由其作為皮革城的支付平臺,“我們準備9月12號上線全新的電子商務。”任有法對皮革城的定位是不但要做海寧皮革網商采購基地,還要做全國皮革網商采購基地。
做皮革時尚領跑者
在海寧皮革城,皮裝早已跳出了“保暖”概念,轉而成為時尚、奢侈的代名詞。今天的海寧皮革城早已是中國皮革時尚的策源地和風向標。它的一舉一動,影響著產業的動向。“別人做不到的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任有法自豪地說。
去年年初,中國·海寧皮革指數在北京發布。該指數的發布意味著海寧皮革產業這一中國皮革時尚的“風向標”得到了科學權威的數據支撐,中國皮革業也由此進入了指數經濟時代。
2013年6月,作為目前中國唯一面向皮革、裘皮服裝及皮革制品的高端專業時尚活動,第六屆中國裘皮·皮革時尚周暨企業設計師作品專場發布會在海寧開幕,本屆時尚周首次出現了意大利展團,并首次舉辦了中國裘皮時尚周和中國皮革時尚周品牌聯展。經過6年來的培育和發展,時尚周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參展品牌快速攀升:2008年6家,2009年9家,2010年11家,2011年23家,2012年28家,2013年則突破性地達到了31家。
在任有法看來,原材料是關鍵,設計是靈魂,靈魂就是產品的附加值,通過這幾年的時尚周活動,皮革業界也有了一種共識:時尚是有附加值的。皮革產業如何轉型升級?任有法表示,走時尚化道路,用時尚來提升產品附加值,這是最符合中國皮革產業轉型升級實際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在時尚化、品牌化戰略的帶動下,海寧皮革界“大膽而富有想象力”的創新型企業家越來越多。款式創新、材質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創新在諸多海寧皮革時尚界人士看來,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關系到企業未來命運的實在之舉。在海寧皮革城,很多經營戶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某個款式在10天內銷售業績不好的話,就必須下架。
任有法對這種現象表示贊賞:“消費品市場在告別短缺年代之后,經歷了從大眾到小眾,從小眾到碎片,再從碎片到秒殺的巨大變化。所以你必須創新。你不創新,消費者就不穿,你就會被淘汰!”
為此,皮革城也建立了海寧皮革品牌風尚中心,現在有1000多名設計師聚集在這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都在這里建立了試驗基地,“皮革裘皮產品的轉型就是以品質提升帶動附加值提升,海寧皮裝從低到高,從外銷到品牌,從ODM到OEM,產品中有了設計的含量,就是成功的一種。我們可以自豪地說,現在海寧皮裝已經在賣設計了。”
“海寧皮革城正在逐步成為第五代市場。”“第五代市場”是任有法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在他看來,第一代市場是馬路市場,第二代市場是大棚市場,第三代市場是室內市場,第四代市場是商場式市場,而第五代市場則是以全產業鏈交易為主、同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綜合體。換句話說,第五代市場不僅是消費者的購物天堂,也是促進整個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的“產業發動機”。在他的內心,中國皮革時尚產業的“大時代”已經到來,做皮革時尚的領軍者,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