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有望全球第一
海關總署12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當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值3706.09億美元,增長9.3%。
其中月度出口值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增長12.7%,刷新去年12月出口記錄,再創單月歷史最高紀錄。
多位外貿系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預計,今年我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外貿進出口第一大國。
目前中國是126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79個國家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在五年前,這個數字屬于美國。
“從前11個月的數據來看,中國可能完成全年8%的貿易增速目標,但由于今年上半年貿易數據中存在明顯的出口虛增問題,因此對完成這一目標也不可過度樂觀。”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表示。此前亦有一些人士、包括政府智囊機構人士質疑部分外貿數據存在虛假問題。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出臺的政策措施,提高了企業信心,推動外貿增速企穩回升,四季度進出口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年出口占全球貿易份額有望繼續小幅提升。
美國商務部普查局本月4日發布的外貿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美國貨物進出口總值32625.75億美元,落后中國1373.85億美元。
如果12月份外貿不出現意外,繼連續四年蟬聯全球出口第一大國之后,中國將毫無懸念登頂全球進出口規模首位。
針對中國貨物進出口總值超美,經濟、貿易專家多持謹慎積極態度。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副院長屠新泉認為,中國超越美國還是有積極意義的,至少反映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然而,有相當一些專家認為,對于貨物進出口總值的世界第一,需要冷靜看待:面臨內外憂患的中國制造,對環境資源破壞型的發展,低附加值缺少品牌的總體出口產品結構,都提醒人們需要更為清醒和警惕。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表示,一個嚴重依賴外資和國外技術的發展中國家,貿易額再大,也劃不到發達國家行列里去。
與此同時,由于出口明顯上升,同時進口減速,中國11月的貿易順差再次達到了驚人的338億美元,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大約3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全年來看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超過2400億美元,將創下2008年以來的峰值,這對人民幣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壓力。
劉利剛提醒,人民幣的過度升值已經明顯侵蝕了中國的貿易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