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零售大鱷卓展在京遇阻 行情依舊低迷
限制“三公”消費讓一些高端餐飲品牌首先倒下,這讓同樣聚焦高端生意的奢侈品百貨的前景備受關注。帶著這種疑問,記者走訪了京西大型商業卓展購物中心。盡管BURBERRY、VERSACE、MAX MARA等國際大牌紛紛落位,但商場客流依然集中在靠常年團購的影院。巨資收購曲線進京已經三年,但卓展尚未將東北高端市場的輝煌復制到首都市場。
大牌遲來
VERSACE、MAX MARA、HUGO BOSS、BURBERRY等國際一線品牌,終于在去年底陸續亮相商場。記者昨日走訪卓展購物中心看到,GAP、H&M已揭下圍擋進入店裝階段。
品牌陸續到位增加了卓展方面的信心。在去年底舉辦的“爸爸圣誕去哪兒”活動中,卓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關企劃部總經理朱鴻鈞表示,吃喝玩樂于一體、成熟多元的五棵松生活圈將在京西形成。
影院獨撐
但卓展購物中心距離上述目標卻存在差距。北京商報記者昨日采訪了多位消費者發現,“耀萊成龍國際影城”成為了卓展購物中心的代名詞。消費者王女士表示,提到卓展第一印象就是影院。目前,在美團網、糯米網等團購網站中,這家影院銷量位居電影票團購前列。
卓展購物中心的客流可謂冰火兩重天。卓展購物中心前身華熙樂茂撤離后,“遺留”的耀萊成龍國際影城和部分餐廳成為商場最紅火的場所。在卓展購物中心門口,不時有販售電影票的“票販子”出沒。與之相比,即便在地下一層、一層的綾致、衣戀等品牌特賣會,在北京商報記者駐足的1小時內,光顧的消費者也屈指可數。在3-4層女裝、童裝較為集中的區域里,無所事事的品牌導購并不鮮見。商場5層一些床上用品、工藝禮品的展柜前,甚至難覓導購的蹤影。去年,曾經落戶卓展的SUNVIEW、G2000、PAXMATE、TRIUMPH、BECHIC、瑩蔻等品牌也已紛紛離開。
在京迷失
三年前,東北零售大鱷卓展信心滿懷地從華熙方面拿下了這家京西最大商場,目標是將其打造成“京西商圈最閃亮的新興地標”。不過,“北京版”卓展購物中心始終難以復制在東北市場的成功。2012年和2013年,卓展購物中心先后兩次宣布開業,但時至今日這家商場仍未實現整體亮相。不久前,卓展高層又放出了今年整體開業的宣言。
公開資料顯示,在卓展沈陽店,僅戶外區域月銷售額平效最高值就接近9000元/平方米/月,最低在1500元/平方米/月。年銷售額最高的品牌近千萬元,最低也在150萬元左右。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卓展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盡管該樓層聚集了始祖鳥等眾多高端戶外品牌,但據一位品牌導購介紹,由于人氣不足,生意慘淡。
在業內人士看來,與東北市場商業環境不同,北京商業領域競爭激烈。卓展東北項目多是在空白期入市,優勢明顯。但要想在成熟的北京商業領域分到一杯羹,僅憑在東北市場的運營經驗并不容易。而且,當時卓展在東北市場的一炮而紅,也有“燕莎系”不少高管的功勞。
頻頻換帥
盡管卓展購物中心一直秉承“引領中國高端客戶精品式服務”的信條,但在零售業體驗經濟大行其道的當今,34萬平方米的卓展購物中心仍然只有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一家體驗型主力店。在被問及商場未來規劃時,一年多前還任職北京店的一位高管,以“已經回到東北任職”謝絕了采訪。商場另一位負責人則表示,具體情況要跟集團匯報才能答復。
或許是管理層的頻繁更迭,讓這家商場的經營缺乏連貫性。在華熙時代,商場曾經歷了厲玲、鄔揚明等職業經理人。此后,原北京賽特集團總裁王新民也曾短暫入主,但都未能盤活商場。東北大鱷卓展的到來,雖然實現了商場整體亮相,但這家商場鮮有推廣活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