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后遺癥” 1月大宗商品市場第一浪提前到來
1月31日,大宗商品數據商發布2014年1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64,均漲幅為-1.60%,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收縮狀態,經濟有下行風險。
在BCI監測的8個板塊中,全部下跌。跌幅最大的是能源板塊,跌幅為-3.76%;其次是農副,跌幅為-2.27%。
1月BCI創出19個月來新低2014年大宗商品市場下跌第一浪提前到來
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64,均漲幅為-1.60%,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收縮狀態,經濟有下行風險。在BCI監測的8個板塊中,全部下跌。跌幅最大的是能源板塊,跌幅為-3.76%;其次是農副,跌幅為-2.27%。
值得注意的是,1月BCI收綠,這是BCI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2012年1月,BCI為0.2,2013年1月,BCI為0.24。相形之下,2014年1月BCI的-0.65不僅失去了過去2年開門紅的傳統,更是創出了2012年7月以來的最低值(2013年BCI的最低值出現在3月,為-0.61)。2014年開年情況不如往年,大宗商品市場及制造業經濟形勢嚴峻。
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認為,從現在情況分析,2014年大宗商品市場下跌的第一浪提前到來了(按照過去2年的規律,通常下跌的第一浪出現在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而造成2014年下跌第一浪提前到來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暖冬后遺癥”,大宗商品市場在2013年4季度的表現好于2012年同期,暖冬為2014年積累了一部分泡沫,進入2014年市場要進行消化---最典型的莫過于煤焦產業鏈(動力煤大幅回調7%,煉焦煤回調超3%,焦炭回調近6%);二是“春節綜合癥”---首先節前市場本就交投減少,在市場下滑的情況下生產商節前出貨增多,而貿易商及下游用戶的備貨意愿降低,供需矛盾導致市場“雪上加霜”;其次從過去兩年情況來看,節后市場表現均不如節前,這也導致今年市場心理有了微妙變化,大家對后市普遍看空使得下跌提前發生。
劉心田預期,鑒于實際經濟情況并不差,市場人氣有望在節后得到修復,2月的BCI情況定會好于1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