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美棉幾乎同時上漲 鄭棉跌勢有望趨緩
2月28日,鄭棉期價大跌:1405合約由19520元/噸的高點跌至18705元/噸的低點,1409合約跌停,創下17770元/噸的新低。那是什么原因造成棉花急跌呢?首先,美棉陷入震蕩,卻并未大幅下跌,技術上還維持著上漲趨勢。美棉本輪上漲始于2013年11月中旬,鄭棉1405合約上漲也是在11月中旬。
棉花的進口成本比價一直維持在7.8-8.5倍之間,鄭棉1405合約與ICE主力合約比價則維持在10.5倍上下。相對進口棉而言,鄭棉一直高出約4000元/噸。看起來鄭棉是有緩漲,甚至下跌空間,實際卻不然。大多數中小型貿易、加工企業并沒有進口配額,只能委托進口,這樣實際進口成本便與鄭棉相當。所以就美棉而言,并不支持鄭棉如此大幅下跌。
其次,就供應而言,2013/14年度國內棉花產量相對2012/13年度出現數十萬噸的減產,因此,產量方面不支持鄭棉的急跌。2013/14年度官方繼續執行收儲政策,收儲價仍是20400元/噸。截至2014年2月,約超過520萬噸的新棉進入國儲倉庫,市場流通量僅僅100余萬噸,情形與2012/13年度相似。
市場流通量大幅減少,貿易、加工企業不得不向國儲采購。雖然USDA預測本年度全球棉花庫存50%以上,即超過1100萬噸的庫存在中國,但是這些庫存出庫是有序的,是可控制規模的,而且也沒有國儲棉大規模流入市場的消息。因此,也并非鄭棉期價大跌的原因,反倒對鄭棉期價有支撐的功效。
第三,直補政策正式定案之前,一切都還只是討論案,還存在不確定性。其實,類似的急跌也在連豆市場出現過:2013年7月24日至30日,5個交易日連豆1405合約從4572元/噸的高點急跌至4184元/噸的低點,跌幅超過8%。連豆該輪下跌除流動性不足的原因外,關于直補政策的討論是主要誘因。上周鄭棉的急跌也同樣是政策調整,即直補政策的討論使然。
就時間點而言,要在2014/15年度推行直補政策,最好是在3-4月間出臺細則,現在討論正當其時。下游紡織企業希望直補價定低些,上游企業則又希望定高些,據悉討論的直補價區間約19000-20600元/噸之間,不少專家傾向于19400元/噸。既然是直補,官方只是在保證棉農的利益,棉花價格最終還要由市場來決定,直補價定高定低與上下游企業關聯并不大,因為與市場價格的差價都由國家支付。
上下游企業可能更擔心直補價會對棉花市場定價產生指導性影響,甚至直接影響。但是不論收儲,還是直補都是要保證棉農利益,既然國家能夠以20400元/噸的價格不限量收儲,為何不能以接近的價格直補呢?個人認為直補價可能不會很低,會比較接近現在的收儲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