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棉花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對比分析
中美棉花生產成本構成。
中國
目前我國主要有三大主要產棉區,即西北棉區(包括新疆和甘肅)、黃河流域棉區和長江流域棉區。從近幾年棉花播種面積及產量變化看,新疆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棉生產基地,雖然棉花種植面積不足四成,但其棉花產量超過全國的60%。2014—2015年在新疆試點的目標價格補貼,無疑將繼續鞏固新疆棉花產業在全國的地位。其中,新疆兵團棉花種植收益率比其他地區至少高40%,并已摸索出一套優質、高產、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術,一直作為中國棉花種植先進水平的代表。
本文以新疆兵團棉花種植作為樣本:棉花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主要有兩種產品即皮棉和棉籽。在中國,通常由棉農和軋花廠分別承擔棉花的兩部分成本,籽棉生產成本和皮棉的加工成本。
籽棉的生產成本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生產成本和土地成本。其中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成本(種子、機耕、地膜、水費、農藥、肥料、灌溉設備、燃料動力費、技術服務費、工具材料費、修理維護費等)、間接成本(固定資產折舊、稅金、管理、財務、銷售、保險(放心保))以及人工成本(家庭用工折價和雇工費用,主要為田間管理費和拾花費用)。
土地成本主要為流轉地租金、自營地折租。對新疆地區主要體現為土地承包、管理費用。新疆兵團采用每畝繳納一定數量籽棉的方式繳納每年土地承包管理費,而新疆地方則對可直接以現金方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對部分參與土地承包較早、連續承包的私人及企業,在土地承包方面的成本可遠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加工成本主要由軋花廠承擔,按照自主收購、自主加工、自主銷售的方式,一般費用包括籽棉收購費、制造費用(電費、包裝、機械維修與折舊、人員工資)分攤管理費、分攤財務費用。由于加工企業收購籽棉的價格主要根據市場價格折算一定利潤空間,軋花廠的籽棉收購價格與棉農的籽棉種植成本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美國
在美國,加工成本(軋花費)由棉農直接支付給軋花廠,因此美國棉農的生產指的是皮棉的生產成本。其生產成本由經營成本和分攤管理費用兩部分組成。
經營成本包括種子、農藥、化肥、灌溉費、燃料動力費、修理費、臨時用工和租賃費用、軋花費用、生產投入及利息。
分攤管理費包括雇工費、未付人工費的機會成本、機械設備折舊、土地機會成本、稅金和保險費、綜合農場管理費用等。
中美棉花生產成本比較
考慮中美棉花在成本構成方面的差異,為方便比較,扣除美棉軋花成本,分別根據新疆棉成本構成與美棉生產成本構成進行分項比較。
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生產成本數據,將美元/英畝折算成元/公斤。匯率按照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6.1932計算。
從中美植棉成本看,中國新疆兵團種植成本是美棉種植成本的3倍多,其中人工成本為美棉種植成本的21倍,物化及機械等直接投入是美國的2.4倍,機械折舊等間距費用是美國的1/4,土地成本是美國的5倍。

表為中美棉種植成本比較
由于美棉從種植到收獲可全程實現機械化生產,而中國在棉花種植方面仍處于半機械化時代。由于棉花種植比其他作物種植費工費時,所以需要的勞動力投入更大,且在相同收益下,農民更愿意選擇機械化程度較高的作物種植。
在新疆兵團地區,雖然大部分采用機采棉種植模式,并且有五成到八成的師團采用機采棉采摘,但實際生產效率仍低于美國水平。在機采棉比例較高的團場,平均棉花種植成本要遠低于機采棉比例較低的團場。可以預見,雖然目前機采棉在實際采摘、加工、銷售等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并未被下游消費市場完全認可和接受,但隨勞動力成本大幅提高,未來使用機械采摘已經是大勢所趨。
中美棉花生產收益比較
從兩國種棉收益看,新疆兵團皮棉單產是美棉單產的3.2倍,因皮棉銷售價格是美棉的1.7倍,棉籽價格基本相當,新疆兵團棉花種植收益是美棉種植收益的5.2倍。雖然
新疆兵團棉花種植成本較高,但綜合收益高于美棉。

表為中美棉種植收益比較
注:1.按美棉播種面積計算單產,與收獲面積計算下單產有所差異。
2.新疆兵團皮棉價格按收儲價20400元/噸計算。
從棉花主要產品—皮棉和副產品—棉籽的收益比看,新疆兵團棉的收益比在6.8左右,而美棉的收益比在3.9左右。棉副產品在美棉種植中所占收益更高。
若分別按照2013年各自單產、衣分和棉籽價格計算,不考慮軋花費用,新疆兵團棉種植成本折皮棉價格在14193元/噸左右,美棉種植成本折皮棉價格在13395元/噸左右。美棉種植成本略低于新疆兵團棉種植成本。但由于美棉每畝軋花費用在104.3元,折每噸成本在2363元/噸。這個費用要明顯高于國內新疆棉軋花成本。若各自不考慮補貼,則美棉成本與新疆棉成本相當,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另外,美棉要出口到遠東地區,加上運費、海運保險、進口關稅、增值稅以及其他交易費用,美棉進口成本理論上應更高。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美棉并不具備明顯競爭優勢。
綜合來看,國內棉花尤其是新疆兵團棉花在生產成本方面基本與美棉相當,其主要優勢在于產量高。美棉主要生產優勢在于規模化、機械化程度較高。
從產業政策看,中國試點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正逐漸將市場價格與補貼分離,減少政策對市場價格的直接干預。美國新農業法案則在逐漸削減直接補貼對美棉生產的影響。
從全球農業政策的發展趨勢看,農業政策的“綠箱化”趨勢較為明顯,在逐漸減少直接補貼對市場及貿易的影響背景下,建立合理的農業保險制度,重視農業科技產學研結合將在未來棉花貿易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