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紛紛計劃赴巴西設廠開店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世界杯落幕,運動品牌計劃赴巴西設廠開店。
隨著7月14日德國的奪冠,巴西世界杯在激情熱浪中落幕,但泉州產業界通往巴西市場的“掘金之旅”卻才剛剛起航。在家門口玩世界杯營銷的品牌商,已經在這一個多月里收獲了回報,而目光長遠的企業,則打算將巴西這個金磚國家當成一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來長久深耕。記者從業界了解到,已有泉州運動品牌制定了高達9000萬元的投資計劃,擬赴巴西設廠、開專賣店,還有一些泉州企業考慮到兩年后奧運會將在里約熱內盧舉辦,從現在開始研究或著手準備爭搶奧運會商機。
進軍巴西輻射拉丁美洲
日前,業界傳出消息稱,泉州知名體育用品企業361度將投資3300萬雷亞爾(約合9000萬元人民幣),正式進軍巴西市場。361度計劃在巴西設立10個代表處,在巴西南部的南里約格朗德州新漢堡市設立倉儲中心,預計今年7月開始運轉,首批將向巴西市場投放150種各類體育服裝產品。
這一決策來自于公司負責人丁伍號對巴西市場的考察,這是他認為的一個機會。巴西作為金磚五國之一,是南美洲地區經濟的代表,市場活力和潛力都十分巨大,這對力求拓展國際市場的泉州體育用品品牌來說,是一塊不容忽視的大蛋糕。面對公司人員交給他的一摞摞市場調研數據和那句“這個市場值得做”的結論,丁伍號還是決定親自跑一趟。
考察的收獲頗豐。丁伍號發現,巴西人打發時光的方式不是喝茶和聊天,而是參加戶外運動,每到周末,里約熱內盧甚至將一條道路封閉起來,專門給人們跑步和運動。他還發現,因為重稅,一雙運動鞋在巴西甚至能賣到2000元人民幣。盡管如此,巴西人在購買運動用品上毫不吝嗇。為了不放棄一雙喜歡的運動鞋,他們甚至能接受分期付款。最令他興奮的是,運動裝備在那里變成了奢侈品,人們會拿它來互相攀比——對品牌來講,這意味著巨大的利潤空間。況且,在這兩年內,隨著世界杯和奧運會的相繼舉行,巴西匯聚了全世界的目光。
361度巴西公司總經理塞爾吉奧·巴卡洛表示:“巴西人喜歡運動,體育用品市場廣闊,2016年里約熱內盧將主辦奧運會,因此361度將巴西作為一個戰略選擇。”
他透露,361度未來有意在巴西投資設廠,并以巴西作為橋頭堡,輻射整個拉丁美洲。此外,他還改革了渠道模式,把傳統的批發模式逐步向零售模式轉型,將旗下運動、童裝及時尚品牌匯集起來,提出“時尚一家人”的單店模式,這種“集合店”如今已成為這個行業的主流零售模式。
承接球衣球鞋生產訂單
就在哥斯達黎加與荷蘭的1/4決戰開幕前,太陽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思泉發布了一條微信透露說,本屆世界杯哥斯達黎加國家隊的隊服和球迷服是該公司制造的。原來,泉州體育用品行業并未缺席本屆世界杯的制造業商機盛宴。
丁思泉介紹說,太陽海與洪都拉斯國家隊贊助商樂途合作已經有十幾年了,這次也是通過該贊助商與哥斯達黎加國家隊搭上了線。“我們這次主要做了該隊隊服和球迷服,除了在功能性方面進行優化外,球員的隊服都是量身定做的。這屆世界杯,除了哥斯達黎加,伊朗的隊服也是我們獲得授權制造的。”他說,這并不是太陽海第一次涉及世界杯制造,之前已經做過幾屆世界杯的隊服,上屆世界杯四強之一的烏克蘭隊隊服,就是太陽海制造的。“最高峰的時候,我們一屆世界杯就承接六七支球隊的隊服生產訂單。除了足球服,太陽海一直是騎行服和跑步服世界頂尖品牌的授權制造商。”
能夠得到參賽球隊的隊服授權制造,當然并不容易,但其他中小型的制造類企業,也并沒有放棄過市場爭奪。5月1日,巴西戶外探險及體育用品展覽會(BSS&ASF)在巴西圣保羅開幕,這個南美唯一一個綜合類的體育用品展,主要面對南美地區的零售商開放。參加該展會的晉江一家體育用品企業總經理周先生表示,作為一個老牌的足球強國,巴西足球有著數量眾多的參與人群,相關體育用品市場潛力大。此外,2011年,巴西體育及戶外用品零售市場規模達到了130億美元,其中成衣銷售占35%,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運動用品消費市場。巴西人對于戶外運動的熱情在攀升,與此同時,中產階級的崛起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也使這一市場呈現出更多潛在機會。“巴西運動用品市場人均消費基數目前還比較小。”周先生表示,巴西人每年會花費34美元購買運動及戶外用品,與德國的人均消費200美元相比是較低的,因此市場前景廣闊。“盡管很多國際大牌已經完成了巴西市場的布局,但中小企業也仍然在通過各種展會尋覓商機,可以承接一些球衣、運動鞋的制造訂單。”
彬鹿世家進出口公司輸出到巴西的產品主要是服裝以及鞋類。公司有關負責人柯先生表示,從去年開始,出口巴西市場的品類中,球衣、運動鞋的銷量大幅增長,日常穿著的休閑服銷售情況則比較穩定。
“巴西市場的商機還很多,我們會另外抽出時間去拜訪當地客戶,積極開拓巴西市場。”華海進出口公司負責人蔡玲玲表示,巴西輻射南美市場,雖然現在進入的門檻比較高,但公司還是會堅持開拓,也會借著奧運東風尋找商機。
外貿人士分析認為,巴西是金磚國家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并且在這兩年的大型體育賽事中,泉州制造業機會很大。“泉州企業應該抓住機會,了解巴西在鞋服以及其他產業方面的需求結構和產品標準,爭取贏得自己的市場空間。”有關人士表示,出口企業要保證產品質量,維護好產品渠道,提供更好的出口服務。 {page_break}
收獲體育營銷外圍紅利
市場嗅覺敏銳的泉企,從來不會放過借勢營銷的機會。本屆世界杯,盡管重金投入到直接營銷或者廣告的傳統企業不多,但不少非體育用品類企業,紛紛跨界投身到體育營銷行列中。可以預見,兩年之后的奧運會營銷大戰,泉企也不會缺席。
瑪卡西尼男裝以“越位變型記”為主題,將足球比賽中的“越位”概念導入營銷事件當中,將新品營銷發布與世界杯結合起來,開展線下的球賽觀賞活動,現場搭配服飾,結合官網、微博、微信各個平臺,立體式強化“越位時尚”理念;老牌日化企業金鹿集團借助微博營銷手法,結合賽事猜測贏家的活動,在近千名消費者參與的點評中挑出近百位幸運兒贈予企業的洗滌用品;食品領域,久久王食品一款以足球為主題的清口產品成為近期其熱銷外貿市場的力作,而就在世界杯進入決賽階段時,盼盼食品集團還在新媒體微信官方平臺上打出“決賽大猜想”活動,從誰會奪冠到具體比分,還有黃紅牌數量,總進球數量及哪位球星最先進球等方面開出競猜活動,用戶只要動動手指便可參與競猜,獎品有手機,更有旗下主打的麥香雞塊。
狼道服飾在本屆世界杯中,通過贊助服裝,將一位媒體記者送到了巴西“前線”,為品牌發回“戰況”。“他會穿著狼道的服飾出現在巴西,我們覺得這也是一種跨界營銷。”狼道服飾品牌總監施輝躍表示,作為潮流品牌,他們肯定不會放過最流行的營銷模式,彰顯的是一種時尚的范兒。“兩年后的奧運會,我們也不排除切入體育營銷的可能。”
傳統的泉州體育用品企業雖然沒有直接投入世界杯的贊助,但外圍營銷戰打得火熱。記者從特步了解到,足球一直是品牌除跑步之外的第二大戰略品類,因此特步在今年一舉壟斷了中國大學生足球的兩個賽事資源,即特步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和特步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并且針對2014年巴西世界杯,特步圍繞“無處不狂歡”的主題,以電視、新媒體(PC端和手機端)、終端門店、大學生足球賽事平臺等為介質,進行品牌關于世界杯的整合傳播。“我們希望讓中國最廣大的球迷,在巴西世界杯期間,一起無處不狂歡。”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至于兩年后的奧運會,特步肯定不會缺席,但如何運作,則處于保密階段。
匹克品牌部相關負責人林總也指出:“匹克不是此屆巴西世界杯的合作伙伴,很多營銷方式都是打了一個擦邊球。不過,世界杯使得巴西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巴西作為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我們公司也有考慮前往開拓,目前,匹克也正在全球進行招商中。”
備戰兩年后的奧運商機
今年浙江的企業獲得世界杯官方吉祥物全球唯一授權,說明了中國制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世界的認可。想要在奧運會中“分得一杯羹”,以泉州傳統企業的實力,也并非高不可攀。業界人士吳先生認為,中國制造的強大是可以看見的,目前不論檔次高低的產品,都有著“中國制造”的影子。“不過,中國制造目前也存在很多不足。”他說,很多生產還停留在低檔次、低附加值、粗制濫造的水平。“究其原因,一個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低迷局面并沒有改善多少,另外就是高價值東西的需求畢竟還是少一些。”
吳先生認為,國內知識產權保護還是漏洞百出,最大的難題在于,通路太多,制假售假永遠有滋生的空間,尤其是網絡打假任重而道遠。雖然,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已經有了相當的認知和進展,吳先生還是期待力度可以更大點,保護范圍和措施可以更全面、周密。在吳先生看來,品牌要接地氣,產品品質提升了,自己的設計風格有了(不抄襲不山寨),檔次才能上去,境界才能提升,進而就能培育出口碑,最后才談得上品牌。
進出口貿易商蔡先生則表示,傳統企業不要放棄到巴西參展的機會。“展會上雙方可以確認很多具體事宜,客戶可以考察供應商,供應商也能直接展示實力給客戶看。一旦能夠承接官方授權產品的訂單,既是對供應商實力的肯定,也是企業很好的推廣案例。”他說,授權是對企業實力的認可,包括服務、運作、溝通、質量、售后,企業應該在平時就做好沉淀。
“此前,中國只是制造而已,它只占據了整個供應鏈很小的一段,沒有開發權、定價權、銷售權。這類產品的授權都在外國公司手里,打入主要由歐美官員為主評審的授權商隊伍一直是中國企業的夢想。中國制造企業需要越來越注重供應鏈的整合和品牌價值,嘗試從生產到營銷、從批發到零售的整個鏈條上都掌握主動權。”蔡先生表示。
業界人士還認為,體育產業是生產體育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提供體育服務的產業總和,包括體育產業在內的文化創意產業,是第三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文化產業包括體育服務、體育競賽、電子競技、體育傳媒、體育出版,以及其他細分領域。“這些產業目前發展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與國際上的行業巨頭相比,中國企業資源和整合能力還很欠缺。”他說,中國企業也可以考慮在這些方面去挖掘奧運商機。
至于搭載體育營銷的快車,業界人士認為,真正借一場大型賽事而一舉揚名的企業為數不多,很多企業砸入重金卻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營銷時,需要在市場營銷、產品定位、改善企業形象和改善企業文化等方面加以配合,才能真正達到效果。”他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