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棉花當年產需缺口預計200萬噸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發改委:中國國內棉花當年產需缺口預計200萬噸。
22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和市場調控”新聞發布會,價格司周望軍副司長,經貿司劉小南副司長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劉小南指出,。預計新年度棉花的需求量在850萬噸左右,也有可能超過這個量,比上年度增長50萬噸左右。這樣一算,產量650萬噸,需求量850萬噸,中國國內自己當年產需缺口來講是200萬噸,比去年增加100萬噸。
劉小南首先,我補充一下剛才周望軍司長開始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新年度國內國際棉花產需情況。據有關方面掌握的數據和預測,今年國內棉花的面積是下降的,初步預計棉花的實際產量在650萬噸左右,比上年減少50萬噸,這是產量的情況。從需求來看,由于實行目標價格改革以后,棉花價格由市場形成,國際國內棉花市場的聯動性增強,內外棉的差價將進一步縮小,剛才也提到了,這樣的話一方面有利于遏制用化纖來替代棉花的趨勢,另一方面棉紗進口的趨勢也可能要減弱。因此國內棉花的需求我們預計會比上年度企穩回升。預計新年度棉花的需求量在850萬噸左右,也有可能超過這個量,比上年度增長50萬噸左右。這樣一算,產量650萬噸,需求量850萬噸,中國國內自己當年產需缺口來講是200萬噸,比去年增加100萬噸。總體來看,國內紡織企業對國產棉花的有效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國際上剛才也介紹了,總體上棉花還是產大于需的情況,供需比較寬松,價格是處在比較低的價位。
15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發改委:棉花補貼將擴大至長江黃河流域主產區。
據報道,國家發改委今天召開“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和市場調控”新聞發布會。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透露,在新疆試點目標價格后,也會對長江、黃河流域主產區適當地給予補貼,目前這個原則國務院已經敲定。總體來看,今年國內棉花產需缺口預計為200萬噸,國內外價差將縮小。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介紹,今年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取消,價格將由市場決定。為保護農民收益,按照種植成本加基本收益,確定目標價格為每噸19800元。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發放補貼,反之則不發。
周望軍:現在國內的棉花是14000元,19800與14000的差價5800元一噸,就是我們今年應該補貼給農民的金額。當然,最后要根據農民交售棉花9月、10月、11月三個月的平均價格計算實際價格。
除新疆試點外,周望軍透露,長江、黃河流域棉花主產區也將得到補貼,怎么補補多少,近期將由財政部發布。根據最新公布的方案,發放給新疆棉農的補貼,60%按面積補,40%按棉花交售量補。
對于新政,新疆棉農徐新花說,至少能保證今年不會虧本。
徐新花:有了這個價格以后,應該說我們的積極性還是高了,至少敢種了。
從市場供需情況看,今年國內棉花的產量預計為650萬噸左右,需求量850萬噸,國內產需缺口為200萬噸左右。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認為,目標價格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同時,也有利于下游企業生產。
劉小南:國家以一個固定的、高于市場的價格收儲,紡織企業作為一個原料的使用者,影響紡織競爭力。實行目標價格改革以后,國內外價差應該會縮小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上,提高紡織企業的競爭力。
不過,福建一家紡織企業負責人坦言,目前采購積極性并不高,因為“吃不準價格”。國家累積的大量儲備棉就像“堰塞湖”,什么時候拋,用什么價格拋,對市場影響非常大。
紡織企業:我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高,跟國外的棉紗沒有競爭力,我就不敢生產,我就不會去儲備棉花。
對此,發改委回應:9月份開始已經停止了儲備棉的投放。明年3月份之前都是新棉收購加工的高峰期,等到收購加工基本結束后,如果國內市場出現供不應求、價格較快上漲的情況,國家按照不打壓市場的原則,再考慮投放部分儲備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