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億元海淘“戰場”硝煙燃起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1200億元海淘“戰場”硝煙燃起。
在國內買家翹首企盼的“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電商在海淘市場上的硝煙已經燃起。據統計,2013年中國進口網購市場交易規模超過800億元,增長率為75.2%,預計2014年,中國進口網購交易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可見,海淘在電商中已經逐漸站住了腳。
電子商務觀察者、萬擎咨詢CEO魯振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十一’海淘商品不會像國內網購產品開展大減價的活動。不過,因為跨境產品的特殊性也不會影響其成交量,阿里在海淘市場上的最大優勢就是用戶數量上的強大支撐,亞馬遜的優勢則是擁有豐富的海外貨倉。可以預見,將來亞馬遜和阿里將成為海淘市場上兩個不同方向的代表。”
海淘雖熱仍存隱患
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背景下,海淘具備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跨境產品即使加上運費和關稅,依然要比在國內掏腰包買奢侈品劃算,且品質也有保障,從此海淘大軍開始了爆炸式的增長。
然而,在國內網購體系已經愈發成熟時,海淘難道就真的毫無隱患嗎?魯振旺向記者表示,語言障礙、海關政策,以及各國不同的稅收和物流規則依然是海淘發展壯大路上的障礙,“目前跨境電商還不成熟,國內消費者購買跨境產品不僅要經過清關,還要面臨各種各樣的稅收,而國家對跨境電商采取的政策仍然未能明確,消費者要繳納的稅費仍處于比較高的水平,消費者若要購買跨境商品還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以防購買到稅費過高的產品。”
在國內消費者購買力的提高以及人民幣國際支付能力的增強的同時,日益便捷的網絡購物渠道也是跨境電商逐漸火爆的重要原因。
可是在魯振旺看來,雖然物流渠道已經快速發展,但是在細節上仍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方說,國內消費者購買海外產品,但是由于物流問題不能快速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影響到消費者使用。有些國外電商選擇與國內第三方公司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個體系并不完善,因為很多消費者選擇的是在國外購物網站上購買。”
阿里、亞馬遜各成一派
有業內人士表示,之所以海外購物熱潮逐漸升溫,消費者對國外品牌的盲目信任和崇拜,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消費者對國內產品質量的不信任,以及對國外品牌國內售價居高不下的不滿。而國內電商在嗅到這塊商機時該如何與海外跨境電商競爭呢?
10月30日,阿里巴巴旗下零售平臺天貓宣布,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將拓展到全球范圍,成為首個全球化的“雙十一”,消費者可通過天貓國際平臺購買到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商品。這也預示著,亞馬遜和阿里之間的海淘之戰已經吹起了號角。
阿里集團COO張勇介紹,這部分海外商品將采取兩種物流方式,一種是海外商家提前把可能成為“爆款”的非生鮮類商品運至中國國內的杭州、寧波等5個保稅區,消費者下單后,商品可以直接從國內保稅區發貨,大大節省時間;另外一種則是“直郵”模式,菜鳥物流在海外建立集貨倉,通過和國外一些物流公司合作,集中將供應商的商品運回國內,而批量運輸也節省了大量物流成本。
如此看來,讓消費者產生幸福煩惱的原因就是:跨境電商究竟哪家強?
對此魯振旺向記者表示,亞馬遜和阿里各自擁有自己的優勢,將來可能在海淘的不同領域各成一派,“亞馬遜的跨境電商也算是剛剛起步,其優勢就是其擁有豐富的海外貨倉;而阿里的優勢很明顯就是其擁有的大量忠實淘寶用戶,這也為其與國外品牌合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將來亞馬遜和阿里很可能成為海淘市場中不同領域內的兩個代表”。
生鮮湊局“雙十一”預售 全球直采各顯其能
“雙十一”未至,戰鼓聲先擂。
生鮮電商在增速驚人的同時,也被寄予了越來越多的行業期望,例如,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中,生鮮電商就被認為將迎來一場全行業的狂歡。而在今年的“雙十一”期間,生鮮電商也將迎來的新的爆發契機。
為抓住這個契機,生鮮電商們紛紛提前布局。
從已知的信息可知,生鮮電商參戰“雙十一”,大多數選擇了打出“預售”牌。例如,在天貓“雙十一”預售中,首次采用全球直采模式,并與500強品牌聯動全球推廣,通過大包裝量販定制,讓線上消費者能夠享受批發底價。
資料顯示,天貓今年“雙十一”首次采用海外品牌直采模式,以天貓平臺的力量聚合買家需求直抵海外品牌商家端,縮短傳統采購供應鏈條。一個完整的天貓全球品牌直采流程是指:天貓運營甄選全球時令貨品后,與海外品牌商家或進口商詢價,隨后將商品引進給平臺商家,商家進貨入倉,完成全球品牌直采。
順豐優選也表示今年的促銷力度不會低于去年,將提供過億元補貼讓利給消費者;美國生鮮果蔬品牌都樂則首次參戰“雙十一”。
除單純的線上促銷之外,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雙十一”期間順豐“嘿客”門店也將與順豐優選聯動,除店內宣傳展示外,還將提供現場下單和常溫包裹自提等服務。“生鮮商品備貨量將比10月增加5倍-6倍。”順豐優選相關負責人表示。
查閱過往的資料可知,“雙十一”之后,關于物流、退貨等問題多少會讓一些買家和商家睚眥相向,而由于生鮮產品對物流配送有著更高的要求,可預見的是,紛紛扎堆的生鮮電商們,會在今年的“雙十一”打一場無聲的“物流戰爭”,冷鏈物流行業將面臨檢閱。
據悉,順豐“冷運”會針對順豐優選、天貓等客戶提供定制化的“雙十一”預案。順豐冷運綜合了順豐優選去年“雙十一”、日常業務數據以及今年“雙十一”規劃,針對同城生鮮訂單增加了發車班次,異地裝載率到達60%也將采取直發而非中轉形式,以提升配送效率。
據了解,順豐“冷運”服務的客戶既包括天貓等平臺商戶,也包括順豐優選等生鮮電商和生鮮生產企業。順豐冷運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針對天貓、順豐優選等客戶推出定制化的“雙十一”預案。預案將綜合客戶去年“雙十一”、日常業務數據以及今年“雙十一”規劃,針對同城生鮮訂單將增加發車班次,異地裝載率到達60%也將采取直發而非中轉形式,以提升配送效率。菜鳥作為阿里商家的物流保障平臺,將主要依托冷鏈城市間運輸配合“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完成冷鏈宅配,可以覆蓋到一些順豐配送不到的城市及地區。
拉手網易主后首戰“雙十一” 三胞集團“五拉”模式初試身手
拉手網客戶端將成為宏圖三胞的線上入口,為其800多家線下門店帶去客流
剛剛更換新東家的拉手網馬上就迎來了獻上“投名狀”的時刻,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拉手網能否和新任大股東旗下的宏圖三胞打出配合,打出熱鬧,成為考驗袁亞非這筆收購成敗的第一道題。
{page_break}
10月20日,袁亞非旗下的三胞集團宣布收購拉手網,三胞集團在A股主板已有兩家公司,分別為宏圖高科和南京新百,此外還擁有新三板公司金鵬源康和納斯達克公司麥考林。彼時,袁亞非對于該筆收購的解讀為,“為了尋找線上入口”。
拉手網
成為宏圖三胞的線上入口
袁亞非話音剛落,拉手網就開赴了戰場。拉手網市場公關部總監王斌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在“雙十一”期間,拉手網將成為宏圖高科旗下3C賣場宏圖三胞專場促銷活動的線上入口,“這次活動的籌備時間非常緊”。
資料顯示,宏圖三胞擁有200家直營店,600多家商場店,覆蓋200多個城市,年銷售額近265億元。“在宏圖三胞14周年店慶期間,拉手網APP客戶端上從11月4日開始將啟動宏圖三胞店慶勁爆商品專場,以往線下實體店傳統的促銷方式主要是通過廣告投放來獲得門店人流,如今,在三胞集團收購拉手網后,又有了新的玩法”,王斌表示。
據介紹,店慶期間,宏圖三胞線下門店將提供數十種爆款3C產品,不僅現貨而且是超低價。但用戶想購得這些產品,則需通過拉手網APP客戶端去搶購,每天限定一定數量。用戶在拉手網上預付50元定金,余款在宏圖三胞線下門店支付。
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指出:“盡管團購網站O2O早已有之,但多是與第三方進行合作,像拉手網與宏圖三胞這樣的‘親密接觸’還是首次,如果效果好的話,完全可以推廣到三胞集團的其它資源上。”
事實上,拉手網這一線上入口,可接入的線下資源還有很大空間。三胞集團線下的零售業務還有樂語通訊(擁有2478家分店)、南京新百(旗下有南京新百、蕪湖新百、淮南新百、東方商城、新百藥業等)、國內第二的女鞋品牌千百度等。
“在袁亞非的指揮下,拉手網有可能在團購行業中另辟蹊徑,走一條與大眾點評、美團網等完全不同的道路”,上述分析人士預計。
袁亞非獨創“五拉”模式
在收購完成后,袁亞非第一時間拋出了三胞集團與拉手網之間的“五拉”協同模式:天上拉地下、線下拉線上、供應鏈拉客戶、吃喝玩樂拉商品、團購拉定制。將拉手網線上資源與三胞集團線下實體資源相結合,深耕O2O領域。袁亞非把這種協同模式比喻為“雙職工夫妻”:白天各忙各的,晚上溝通協同,共同利益是一致的。
不過,在業界看來,對于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