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棉花遭遇“當頭棒喝” 市場歸于寂寥
春節期間,河北棉花呈現“向好”局面。一是棉籽小漲0.02-0.05元/斤,東光縣、曲周縣到廠價格達到1.14-1.15元/斤(毛籽含油12.5%,水分12%);二是現貨小漲100-200元/噸,石家莊、保定等地軋花廠3128級的銷售價格在13200-13300元/噸,但是購銷無量;三是籽棉價格在2.95-3.25元/斤,較春節放假之前略漲。
“這兩天棉花價格又齊刷刷跌下來了,遭遇當頭棒喝。”10日,滄州某軋花廠負責人表示,當天不少軋花廠又把現貨報價給降下來了,3128級報價13100元/噸,個別廠家報價僅在13000元/噸。4128級價格在12500元/噸、2227級在12300元/噸,基本恢復到春節放假之前的水平。不少市場人士反映,春節地產棉的小幅反彈如同曇花一現。
不僅現貨如此,棉籽也滯漲“企穩”,不過說企穩實在有些勉強。10日,邯鄲某榨油廠老板說,目前棉籽到廠價格在1.12-1.13元/斤,明顯較上周五回落0.01-0.02元/斤。雖然本地一些軋花廠在成本支撐之下,依然在挺價,但這個價格真不好挺。
衡水某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廠庫存棉籽70多萬斤,占壓上百萬資金,企業打算無論價格多少,短期內將“清倉甩賣”。不光他們企業面臨去庫存壓力,很多軋花廠因為年后停止收購、加工,回籠資金的心理非常強烈。
不過,市場總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部分市場主體反映,河北市場呈現以下幾種情況:
1、地產棉花無人問津。即使軋花廠降價,下游紡企、棉商等仍然“置之不理”。一些市場人士反饋,原因是很多用棉企業已赴新疆采購,9-10日,阿克蘇3129級新疆棉站臺提貨價13400-13500元/噸,運至內地除去成本僅在13800-13900元/噸,個別在14000元/噸。這相對于地產棉在性價比上有優勢,尤其是一些大型紡企,用棉量較大,一次性采購量動輒上萬噸,這在內地是非常困難的。
2、已移庫新疆棉、通關外棉較受歡迎。10日,滄州庫新疆棉出庫價格3128級在14200-14300元/噸,而印度棉S-6級價格在14300-14500元/噸,較上周五持平。據棉商介紹,元宵節之后詢價企業不在少數,近期成交較上周大幅增多。
3、本地棉籽滯銷,新疆棉籽內運增多。截至目前,河北大部分地區棉籽重心在1.10-1.14元/斤,較上周略有回落,而且成交量較小。但是,一些新疆棉籽內運突然增多,至河北廠家成本在1.20元/斤,由于含油量普遍在16%以上,較內地棉籽高出4個百分點,比較受榨油廠歡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