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貨遭遇“倒春寒” 國儲棉輪出仍主導棉價
“可能關注棉花波動的投資者都看到現在的情況了,棉價已經從年初的13000元/噸至目前跌破10000元/噸,最近總體走勢仍然是快速下跌,下跌過程還沒有完成。”河南同舟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剛民表示。
元宵節后,棉花期貨遭遇“倒春寒”,ICE棉價連續下跌創出六年半新低,加之關于4月國儲棉輪儲的消息增多,市場看空情緒陡增,鄭棉期貨在2月24日開始大幅下挫,25日鄭棉1701合約跌破萬元關口。一方面,雖然春節過后紡織企業開工情況好于預期,但由于企業庫存相對充足,并且目前棉價下跌較快,紡企產成品銷售困難,部分企業繼續降價100—150元/噸。另一方面,輪出消息臨近也是導致棉價大跌的原因之一。從2015年11月開始,棉花輪出傳言一直不斷,目前對輪出的預測基本達成一致,時間可能會在4月,這樣既不影響新棉加工銷售,又不會對年度末期皮棉出清造成壓力。
對于即將出臺的棉花輪出政策,魏剛民認為,新一輪輪出的辦法是與國外的循環相結合,也就是說以前棉花是定價輪出,現在可能是循環輪出。循環輪出就是把國外的A指數和國內的現貨指數兩者加權平均,不管是國外價格跌還是國內價格跌,都會導致這個價格指數下跌。
那么,實行循環輪出政策會對我國棉花產業有哪些影響呢?魏剛民對此也做了詳細闡述:“這個改變一定會解決國內外原料之間的價差,比如國內外原料價差高的時候達到5000元/噸,無論制造業水平有多高都無法消化這個價差,如果我國用的原料比國外高了5000元/噸,企業怎么能存活。”
我國棉花輪出如何能打破內外價差呢?魏剛民認為,等輪出拋得棉花價格跌得國外農民不愿意種植了,就能改變全球棉花的供求關系。例如,我國棉花輪出,越南明年的原料成本就高于我國,那么我國的競爭力自然就上來了,棉花產業的需求量就會大增。
期貨日報記者從美國農業部2月供需報告中獲悉,全球棉花產量微降3.7萬噸至22207.4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下調29.2萬噸至2443.78萬噸,下調幅度較大。此外,中國的棉花產量和期末庫存維持1月供需報告預測,消費量下調10.9萬噸,進口量下調10.9萬噸,進口調減全部來自于消費的下降。
魏剛民最后表示,經濟復蘇乏力和國儲棉輪出仍然主導棉價。在輪出政策落實之前,棉花價格仍然不容樂觀,真正的拐點會來自于輪出政策的實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