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消費東部領跑 五大國產品牌收入主要靠鞋服
日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21世紀經濟報系與京東聯合發布了《2016中國體育消費生態報告》,報告從體育消費總體發展概況、體育消費人群畫像等維度,對體育商品、賽事運營、體育消費服務等行業進行了分析。
報告指出,從2015年開始,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結構升級和國家政策利好等諸多因素影響,同期體育、娛樂用品的零售額占比自本世紀以來首次回升至0.40% ,預示體育消費拐點已出現。按照國際通行標準,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體育產業會呈現“井噴”態勢, 目前中國人均GDP已到8000多美元的水平,但人均體育消費只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隨著消費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未來體育消費潛力將更大程度釋放。
報告預計,根據國務院制訂的2025年中國體育總產值達到5萬億元的目標,未來10年中國體育產業的年增長率需超過20%,遠超GDP增幅。
其中,“80”后是體育消費的黃金一代,他們在垂釣用品、戶外裝備等品類的消費上, 26—35歲人群的消費占比均在51%以上,比如,68.97%的垂釣消費者都是80后。
從全國體育用戶的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成熟市場,其中浙江、河北、廣東、福建、遼寧的人均消費指數領跑全國,成為體育消費最集中的區域;而四川省則憑借全國人均體育消費指數第二的實力,領跑西部;中部地區體育消費表現最旺盛的地區,則是湖北,人均消費指數僅次于遼寧,列居全國第七。但就消費潛力而言,受渠道下沉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目前中部省份體育消費增速最快,在全國中的占比兩年提升了4.5%。

從體育消費的結構來看,體育達人們的買買買同樣走出了一條出明顯的升級路徑。2014年每位用戶在騎行、健身訓練產品上的消費指數,比2013年大幅提高了16.0%、10.3%,而基礎類的體育用品等則下降了2.5%,反映出新生代戶外運動熱潮興起的趨勢。
報告指出,國產品牌包攬體育用品、健身訓練、垂釣用品、戶外鞋服和騎行運動五項銷售額第一。安踏、李寧、特步、361 、匹克五大國產品牌同期均實現了營收正增長,收入主要靠鞋類和服裝。其中,安踏突破百億大關領跑,李寧扭虧為盈,反映出行業整體走出調整期的特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