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清道不明 穿得容易才是對
什么是dress up、dress down?什么是大方得體、什么是不依身份和場合而穿著?這不是一件容易說得清楚的事情。
20世紀初劇作家 Lawrence Langer 曾說:「早期男性穿衣服是為了克服劣等感,并博得足以說服其他人的優勢感,贏得人們的景仰,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女人穿衣也有這動機,但重點是要證明自己背后男人的財富,不管這個男人是自己的丈夫還是父親。男人亦樂于看到自己的女人穿金戴銀,這是一種“轉移性消費”的心理,女性作為男性代替他們衣服上虛飾的傳達手段。
當中國改革開放后愈來愈富強,近十年冒起了一群富裕階層,我們俗稱的大腕,便看到男的不管是身上西裝畢挺還是穿著便服,手腕上也愛戴著Vacheron Constantin 或Patek Philippe 鉆石腕表;女的穿著名牌服飾,一身珠光寶氣更不在話下。問題是男人戴著璀璨生輝的鉆石腕表其實是很惡心的一回事,不關乎他穿著什么,除非是像美國黑人歌星般一身Hip Hop形像,玩Bling Bling潮流。看過有大腕穿著一身Ermenegildo Zegna灰色幼條子西裝,身為大企業老板,穿著倒是莊重得體,也懂得選擇衣服,可惜他手腕上的一只閃閃生輝Patek Philippe鉆石腕表卻出賣了他的品位,頓時變得俗氣。又難得他還沾沾自喜告訴我,“ 已經變得低調了!”他日常配戴的不再是整只腕表鑲滿黃金和鉆石的款式,但我瞧著他腕表上那一圈閃耀的鉆石,委實無言以對,原來低調與高調只是一個相對性的名詞。最常見的大腕是穿著馬球衣搭配西褲和皮鞋,腰系Dunhill皮帶,手腕上是一塊Rolex金表,一身不搭調的配襯,猜想他們大概模仿Tiger Woods在高球場上的打扮吧?但以西方服飾禮儀的規條,馬球衣是搭配卡其褲或白色高球褲、以及便鞋,在球場進出,而非空調辦公室!我便碰過大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穿著這樣不倫不類的服飾與客戶開會,女秘書則穿著性感的貼身T裇和牛仔布迷你裙,幾乎沒教人昏倒!
當然,自上世紀90年代美國硅谷的I.T人打破了傳統的規限,不以西裝和領帶作為標準上班服,流行穿著襯衫搭配卡其褲和便鞋上班,成為Business Casual的標準,Steve Jobs在Apple iPad發布會上更以黑色套頭毛衣和Levi¹s牛仔褲示人。但如果不是從事I.T、建筑工程及創意行業,這樣的穿著還是禁忌,特別是對于律師、會計師和銀行家這些嚴肅的職業,像針線般極幼細的幼條子西裝和襯衫始終是他們的標準上班服,因為條子令人聯想起賬簿的線條,在傳統上代表一種遁規導矩的欲望和能力,給人可靠和正直的印像,亦是他們的職業所需。
女性在社會上是被認為和接受可以花枝招展的,但在職場上還是有它的潛規則。T裇和牛仔布迷你裙只是平日逛街的著裝,女秘書該給人可靠而非悠閑玩樂的印像。看《Sex &The City 》四位女主角的服飾打扮,依據她們的個性和職業而打造便是最佳的示范教材。Carrie的穿戴時髦而edgy只適合時尚行業和自由職業者;Samantha是性解放先驅,并從事公關行業,但上班的時候還是不會過份地暴露,最多只穿著貼身連衣裙或套裝內搭配胸衣。不過,對于中國人的社會而言,Samantha在辦公室內雖然只作少許性感,我始終仍有保留,因為中國男人對女人的態度往往若非淑女便是**,這與中國傳統文化對女人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外露也是禁忌不無關系,女人一點點的性感已能挑起中國男人的性幻想,若在辦公室內產生這樣綺妮的春光,得到的不會是尊重和工作能力的認同,而是集體的猥褻目光,以及被標讖為等同**的“性女”!曾經碰過有大陸女同胞來求職面試,穿著一襲半透明的雪紡縐褶上衣搭配超級迷你裙,腳上是一雙四吋楔底高跟涼鞋,人也長得標致,如果是晚上在酒吧碰到,倒是活色生香,敢情招惹不少狂蜂浪蝶,但大**來辦公室應征面試,則難免令我懐疑她是否誤以為蔽公司是夜總會?又或會見她的人會是男性,想以色欲得到工作?結果她當然不被錄用。
女性最安全和大方得體的打扮永遠是charlotte 和Miranda,穿著淑女連身裙、襯衫或針織twin set配及膝裙,Chanel、Prada、Diane Von Furstenberg和Celine是最萬無一失的最佳上班服選擇。而charlotte的端莊、溫婉而甜蜜的淑女著裝又份外容易教男性傾倒,是那種視你如結婚對象而非玩物的關系。在<>里charlotte也是最早結婚和最幸福的。
除了職場著裝的潛規則外,其他不同場合的著裝也有它的規矩。最隆重的晚宴和舞會的著裝要求是White Tie,即是男的穿著黑或白色燕尾禮服,女的是曳地禮服長裙。常見不少晚宴的著裝要求是Black Tie,其實是指男的穿著黑色短身禮服,女的只須穿著禮服裙便可以,不必曳地長裙。可是不管是大陸還是香港,不少人也誤會了Black Tie的意思,以為是最隆重的級別,女的紛紛穿上曳地禮服長裙,但也不打緊。最怕是在大**穿上一整身名牌show pieces,只是去逛街血拼喝下午茶,那便是過份地隆重dress up自己,將商場誤以為是酒會場地。{page_break}
Dress up或dress down,還須視乎場合所需。可恨是現代著裝源自西方服飾的歷史和文化,自古西方已教育羣眾著裝有階級、身份和場合類別之分,衍生出現今日裝、渡假服、運動服、酒會服和禮服的不同類別。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本來也有這類仔細的分別,像太太穿紅、姨太太穿粉紅;初冬穿 “小毛”,如青種羊、紫羔;隆冬穿 “大毛”,如白狐、青狐、紫貂,而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但今天又有多少中國人懂得?何況對于西方的時裝歷史和文化。與現代西方文明接軌,追趕西方時尚,我看還是先研習西方的時裝歷史和文化,再以時尚雜志補充養份,才能穿出自己優雅的品位和風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