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場兒童鞋尺碼亂 家長買鞋帶卷尺
近日,記者走訪嬰幼兒用品市場了解到,款式各異的童鞋因缺失強制性標準,鞋子的尺碼標注混亂,把不少為孩子買鞋的家長們搞得一頭霧水。
調查:同一號碼長短差一厘米
“我在商場給孩子買鞋,同樣是160號的鞋,長短差了一個手指。”近日,市民徐女士向本報反映,童鞋市場鞋子尺碼標注不太準確。
記者經過數日調查了解到,童鞋尺碼標注混亂已成為業內的“通病”,尤其在兒童運動鞋和涼鞋產品中更為普遍。
記者走訪五愛市場、南塔鞋城以及一些嬰幼兒用品店發現,百余個童鞋品牌款式豐富,標注的尺碼更是五花八門,US碼(美國碼)、JP碼(日本碼),EUR碼(歐洲碼)、CHN(中國碼)樣樣都有,而且不同品牌的鞋子,尺寸出入也較大。
以“160”號(中國碼)的童鞋為例,走訪中,記者隨機挑選了同一鞋號10個品牌的童鞋,經商家們用標尺測量,只有兩個品牌的童鞋大小一樣,相差最大的近一厘米,同樣鞋碼的兒童皮鞋普遍比運動鞋要大。
“童鞋大小一個廠家一個樣,怕不合適只能帶著孩子一雙雙試了。”沈河區一家嬰幼兒用品店負責人高女士表示。
據多位童鞋經銷商透露,目前不同生產廠家用的尺碼標注方式都不一樣,大多童鞋都是以國外的模型制成,生產出的童鞋型號也大多和這些國家的鞋號相同,造成不同廠家生產的鞋,鞋號標注都不一樣,同一個鞋碼有的大點,有的則小點。
此外,記者走訪發現,不少銷售童鞋的店員會事先詢問孩子的年齡,然后根據年齡來推薦鞋子的尺碼,一般會建議顧客買大一碼的鞋子,雖然一些商家在店內貼出了尺碼對照表,但復雜的換算過程還是讓選購童鞋的家長們感覺麻煩,有時連營業員也會將不同標準的尺碼搞混。
沈陽一家商場童鞋銷售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小孩的年齡估算鞋子的尺碼,是不準確的,因為每個小孩的發育狀況不同。
家長:給孩子買鞋需帶卷尺
記者走訪市場時,隨機采訪了30位給孩子選購鞋子的家長,不少家長給孩子購買鞋子時有過和徐女士同樣的感受。
多數家長表示,看標碼選鞋不準確,每次都是領著孩子去試穿,非常麻煩。
“現在孩子腳上穿的是‘150MM¹的鞋子,大小正合適,可是按照這個號去買其他牌子的鞋,尺碼不是大就是小,很難找到合適的。”市民張女士表示。
市民王女士抱怨道,孩子太小一進商場就哭鬧個不停,為了不讓孩子遭罪,她只能在家量好孩子的腳長,然后帶著卷尺去選鞋。
此外,不少家長表示,時下童鞋產品趨向成人化設計,童鞋隊伍里冒出了妖嬈的“坡跟鞋”,還有鞋頭又尖又窄的涼拖鞋,裝飾著珠片和金屬紐扣,極易被孩子誤吞引發危險。
業內:都是濃縮版“大人鞋”
“兒童運動鞋和涼鞋兩大主流鞋迄今沒有國家標準,企業生產只能拿成人鞋標準來參考了!”昨日,國內一家童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部負責人蔡先生表示。
據其透露,在童鞋鞋號技術指標要求上,我國只有一部推薦性鞋號標準可供企業參照,根據此標準應以毫米為單位標注鞋號,如鞋號標注為“160”,表明鞋內部長度160毫米。
但目前,兒童鞋的款式與舒適性研發方面,從業人員不多,投入不足,也不夠專業化,很多兒童鞋的鞋模就是簡單縮小成人鞋模而成,產品制作不夠規范,推薦性標準對企業沒有約束力,因而可能出現童鞋號碼相同、大小不一的情況。
目前,國內主要有三大童鞋生產基地:泉州、廣州和溫州。
據福建省鞋業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僅在泉州,大大小小的童鞋生產廠家有1000余家,由于兒童運動鞋和兒童涼鞋目前暫無國家標準,不少中小企業簡單“復制”成人鞋生產童鞋。
“這些兒童鞋雖然標注的都是’合格品‘,但兒童穿起來并不舒適,只不過小寶寶們無法用語言把真實情況表達出來。”該負責人表示。
據福建一家童鞋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劉先生介紹,兒童運動鞋和旅游鞋如果簡單按成人旅游鞋的標準,生產出來的童鞋質地偏硬,鞋子的減震性、舒適度都會受到影響。
“兒童生理及心理特征和成人有別,出臺兒童皮涼鞋、兒童運動鞋國標確實有必要!”劉先生表示。
昨日,記者從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了解到,部分兒童鞋因標準缺失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目前,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正在會同國內童鞋生產企業擬訂《兒童運動鞋》和《兒童涼鞋》兩項國家標準,兩項標準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臺。
專家觀點 標準缺失 童鞋企業或丟“錢程”
品牌缺失嚴重,高端產品由國外品牌掌控,打造強勢品牌已成為中國童鞋產業的當務之急。
昨日,記者從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國內童鞋生產企業多數規模不大,營業模式是以購買授權品牌批發經營為主,絕大多數國內童鞋產品居于中低檔市場。
據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市場研究人士分析,童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制鞋行業中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童鞋產品每年有近300億元的市場容量,童鞋將成為下一個成品鞋競爭的引爆點。但是國家標準的缺失卻可能讓童鞋企業葬送大好“錢程”。
他表示,即使是按國內推薦性鞋號標準來標注童鞋鞋號,也存在一些缺陷,中國碼的跨度比較大,比如:160碼、170碼和180碼,相鄰號碼之間相差10毫米。
“孩子穿’160‘的擠腳,換個’170‘還大,因此鞋號標準應該改進了。”該人士說。
日前,據中華醫學會的一項調查表明,在接受調查的1000名兒童中超過六成的孩子有足部問題,而其中近七成有扁平足,三成有足外翻,而七成家長對扁平足的認識不足。
健康專家表示,導致這些孩子足部毛病除了部分遺傳和身體肥胖壓迫足部外,兒童鞋缺乏統一標準,孩子難得買到一雙真正合腳的鞋才是主因。
資料鏈接:
1.UK碼=英國碼,一些來自歐洲的品牌通常用英國碼。
2.US碼=美國碼,一些來自美國品牌通常用美國碼。
3.CN(毫米)=腳長,在中國,我們的皮鞋通常用CN來標注此鞋適合多長的腳來穿(如255=此鞋適合腳長255毫米的人穿)
4.EUR=歐碼,在中國我們通常都是用歐碼來說明自己的腳長(如40碼、41碼等)
5.JP碼=日本碼
同樣鞋號,不同廠家的童鞋,長短相差達一厘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