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業績下滑 或是擴張過快惹禍
如果說近10年來是國內運動服飾品牌群雄割據的時期,足夠大的市場讓定位各異的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間。那么10年后的今天,同樣是國內品牌,也已有了“梯隊”之分。宛如耐克、阿迪達斯占據國外品牌第一梯隊,銳步、彪馬位居第二梯隊,迪亞多那(diadora)逐漸被邊緣化一樣。國內有業績搶眼者,有迅速擴張者,也有郁郁寡歡者。2009年,李寧、安踏、匹克、特步等體育品牌企業營業額均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而鴻星爾克卻沒能同享這份“榮耀”。除了2009年業績平平外,今年一季度,鴻星爾克收入同比減少13.5%,毛利潤更是同比大降31.9%。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鴻星爾克在哈爾濱、深圳等地還相繼出現抽檢不合格的問題,品牌和業績同時受到考驗。
市場持續上揚,鴻星爾克業績向下
鴻星爾克2009年業績報告顯示,其銷售額為19.99億人民幣,同比去年的28.89億下降了30.8%。下滑,而且是大幅度下滑,這與其他國內運動服飾上市公司大相徑庭。
李寧2009年銷售收入為83.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4%;凈利潤同比去年的7.21億元增長了31%至人民幣9.45億元。安踏體育財報則顯示,2009年凈利潤同比大增39.8%,高達12.509億元人民幣,超出此前分析師平均預期的凈利潤11.3億元近10%。
如果說李寧和安踏經過多年的積淀,相對鴻星爾克而言成績斐然也是情理中的事情,那么去年剛剛登陸港股的匹克體育則更能說明問題。2009年匹克財報顯示,全年實現銷售金額30.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6%;凈利潤增長67.1%,達6.28億元人民幣。
“相較2009年,今年市場環境轉好,國家相關拉動消費政策給體育用品市場帶來了一定機會。今年亦是‘體育大年’,冬奧會、亞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所產生的感召效應也將給體育用品商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安踏體育副總裁張濤對今年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的判斷。不過鴻星爾克今年一季度業績卻并沒有體現這些“效應”的支撐作用。
鴻星爾克201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收入為4.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13.5%;毛利潤1.55億元,同比下滑31.9%。
質量頻現問題,品牌面臨拷問
除了業績低迷,鴻星爾克品牌也不太平。今年2月,哈爾濱市工商局通過對哈市區內各大商場、服裝門店經銷的服裝、針織商品進行質量抽樣監測,重點對商品的甲醛含量、pH值、標志和使用說明等安全指標、纖維含量、染色牢度、彈子頂破強力、水洗尺寸變化率等理化指標項目進行了檢測。在知名體育品牌中,鴻星爾克是唯一被點名的不合格品牌。
今年4月,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的“去年4季度全市流通領域秋冬服裝抽查結果”中也提到了鴻星爾克,其圓領單衛衣被測出纖維成分不合格。
值得慶幸的是,鴻星爾克在其重點主攻的網球用品市場中表現還不錯。去年年末,人民網體育頻道和千龍網球鞋頻道聯合發起的“最好的網球鞋品牌調查”活動,在2.9萬名網民的票選中,排名在鴻星爾克之前的國內品牌僅有李寧一家。不過鴻星爾克也只排在第九位,前面還有7家國外品牌。
“無論是安踏、匹克還是鴻星爾克,紛紛將目光放到國內一線市場。”服飾行業獨立分析人士廖潔容稱,一線市場消費者對品牌的要求要高得多,對質量也更為挑剔。
擴張節奏過快后期消化不良?
在廖潔容看來,鴻星爾克的發展模式、品牌定位都沒有問題,業績下滑問題主要就出在擴張節奏上。根據鴻星爾克的公開資料,2009年底鴻星爾克零售網點大約有4003家,而2008年底的數字是3824家,僅增加了179家,遠遠慢于其他國內主要體育用品品牌的網點展開速度。今年,鴻星爾克的開店速度也沒有明顯提升,一季度僅開新店27家,不足2009全年新店的1/6。
在服飾行業中,開店的規模和速度取決于資金量,而鴻星爾克業績下滑自然又影響了店面上的投入。財報中,鴻星爾克官方對業績下跌的解釋是國內市場需求減弱,此外經銷商的庫存過剩導致鴻星爾克不得不降低經銷商拿貨的價格,以便經銷商消化庫存。
接近鴻星爾克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前些年鴻星爾克成功IPO后店面擴張速度飛快,品牌推廣上也砸了不少錢,甚至不計成本。導致現在開起店來不得不“看菜吃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