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商家爭相贊助亞運實踐國際化的營銷策略
10月22日訊,品牌商家更是爭相贊助亞運,實踐其國際化的營銷策略。
眾所周知,亞運會是一場全亞洲的體育盛宴,對每一個體育運動品牌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也是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后又一個讓整個中國的運動產業持續增長的盛宴。此次借勢亞運會,不少運動品牌更是領先一步抓住了這一大好時機,大大加速了自身品牌的增長勢頭,為品牌的進一步擴張,占領更多市場份額奠定了基礎。
日前,361度正式公布了其作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高級合作伙伴的亞運戰略,積極倡導亞運會主題理念,為廣州亞運會聚攏了最沸騰的熱情和人氣。據了解,361度聯合國際設計團隊,融合國際品質及科技標準,與最新的全球時尚元素及運動服飾傳統經典的設計元素相結合,傾力打造亞運專業系列裝備。361度依托國際性大型體育賽事,加速國際化進程,成為世界級的運動品牌。由此可見,一方面,361度把發展目標推到亞運會的跑道上,因此贊助亞運是符合其品牌未來國際化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亞運會也確實能為361度提供實踐其國際營銷戰略的重要舞臺。
與此同時,一向專注于打造專業籃球運動裝備的匹克,最近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介入亞運會的方式。業內人士透露:“匹克此番切入點可能圍繞專業籃球球隊,通過贊助綜合性體育賽事中的專業球隊,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品牌。”
我們看到了匹克對于亞運營銷戰略的策劃,可謂匠心獨具:借助亞運會的高關注度,結合品牌定位特點,持續高額的投入、不斷完善的配套、統一的規劃等等一系列做法對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大有幫助,同時也為品牌未來轉型為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品牌打下基礎。
亞運會賽事對于運動鞋企品牌的宣傳有著強大的號召力,能有效吸引更多消費者眼光,利于品牌的二次傳播。當然,借用體育賽事給運動鞋企帶來效益的模式,采用贊助賽事戰術并快速吸引消費者眼球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對于領先的全體育品牌而言,國際化是其下一站,想在殘酷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些聲名鵲起的中國運動品牌,必須拿出更加令人信服的真材實料才行。
近年來,中國的運動品牌廠商開始在各個戰場上與運動品牌的世界巨頭開始角力,其國際化的野性日漸顯露。比如,利用NBA在中國的影響力,在過去的兩個月內,中國幾乎成了NBA球星表演的舞臺。從耐克6月開啟NBA球星中國行開始,阿迪達斯、匹克、安踏等運動品牌,紛紛將自己的簽約球星帶到中國,包括科比、霍華德、加內特、基德、杜蘭特等近20名NBA超級球星,陣容強大得足以和美國籃球夢之隊抗衡。
盡管各為其主,譬如科比、杜蘭特代表的是耐克,霍華德身披阿迪達斯的LOGO,加內特與安踏合作發布了自己的品牌KG,基德也有自己的專屬戰靴,但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卻非常一致——宣傳他們代言的品牌、簽售新鞋、取悅球迷和消費者。顯然,匹克、安踏等國內品牌隨著銷量的提升和實力的加強,這些中國品牌已經有實力叫板跨國運動品牌了。{page_break}
不過,國內品牌雖然在球星數量和級別已經與跨國品牌接近,但在宣揚品牌文化與NBA氣質融合方面,國內品牌與起源于美國的耐克,以及作為NBA球衣贊助商的阿迪達斯還有不少差距。但是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國內運動品牌國際化的步伐已經邁開。奧運會上,李寧已經大顯身手,國內眾多運動品牌也分得一杯羹。反倒,國際大牌阿迪達斯由于高估自己的實力,而使產品大量積壓,近兩年來一直處于銷售庫存的局面,業績也開始下滑。相信,亞運會又將是國內運動品牌大顯身手的好戰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