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成沿海鞋企發展新引擎
2011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一周年。位于中國對接東盟前沿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加強中國-東盟合作的進程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自貿區的深化發展同時也成為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的強力“引擎”。
在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的臺灣麥斯集團成本較低,土地、稅收政策優惠,通過北部灣經濟區可以將產品推廣至東盟乃至全世界。”臺灣麥斯集團南寧項目負責人張元亨說。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于北部灣頂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所轄區域范圍,同時,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積4.25萬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95公里,人口1250多萬。處于中國-東盟自貿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一圈”、泛珠三角經濟區等多個區域合作交會點。
2008年1月,國家正式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從此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指出,要努力把北部灣經濟區建成中國沿海發展的“新一極”。
近年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已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破浪前行的“后起之秀”。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由于地處中國和東盟這兩大經濟體的接合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自貿區中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中國的內地省份可以通過這里走向東南亞,東南亞國家也通過這個‘門戶’進入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蔣升涌說。
南寧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廣西與東盟貿易單月進出口已連續18個月保持同比增長,2010年1至11月雙邊貿易總額為4億美元,增幅達29.4%。
獨特的區位優勢,優惠的政策條件,吸引了眾多項目紛紛落戶北部灣。在長達1595公里的北部灣海岸線上,臨海而建的現代大型企業園區成為一道風景線。在這里,石化、鋼鐵、電子信息、核電、輕工食品、生物制藥等臨海產業正在布局發展,北部灣臨海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2010年9月8日,中國石油廣西石化1000萬噸/年煉油工程在廣西欽州正式竣工投產。12月8日,中石油欽州原油儲備庫420萬立方米油庫宣布試運營。
“北部灣經濟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資源環境改善空間很大。中石油愿意與各方深化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共同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和北部灣地區經濟的發展。”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龍德說。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瑞賢介紹,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功能定位是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