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成本壓力面面觀:今天你漲價了嗎?
3月2日訊 面對物價市場、制鞋廠、皮革加工環節進行調查。
經濟學中有個"菜單成本",飯館里肉、菜、油、廚師工資上漲了,菜價也要上漲,但是換菜單也需要成本,更改價格可能引起消費者的不適應,所以餐館可能還會維持原價。一般上漲很多,或者上漲很長時間后,才會選擇換菜單,這就是"菜單成本"。
同樣的,制鞋企業在堅守了一段"菜單成本"后,發現受不了了,于是開始換"菜單"。這是因為,他們的原料價格不受自己控制。
橡膠、原皮都大量進口,化工原料的價格要遵循國際石油價格的走勢,人們突然發現,泰國的水災影響了鞋的價格,因為橡膠減產了;國外瘋牛病說不定也會影響鞋的價格,因為牛皮少了。人民幣升值當然更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兒。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越來越緊密的今天,我們的足下之輝與世界經濟息息相關。
A 市場
今春單鞋價格破千
“這兩雙我都想要,但是只能負擔一雙的錢,還是買上班穿著方便的吧。”在富力百貨一層的專賣店里,一位顧客“忍痛”放棄了一雙標價998元的高跟鞋。記者在店里轉了一圈發現,往年春款單鞋剛推出時,標價多在600至800元,但今年的市場上已鮮見800元以下標價的單鞋,價格普遍上漲了兩成多。像Belle、思加圖、真美詩等品牌,春款鞋一面市,標價動輒就是998元、1080元,有些甚至達到1200元以上。
B 加工者
原料、人工成本都在漲
奧康千石制造中心總經理樊曼如表示,原材料全都在漲價。"今年以來皮革上漲了15%左右,藥水上漲了10%,包裝紙的漲價也遠遠超過15%。"樊曼如算了一筆成本賬:一雙鞋光成本漲幅就在10%—15%,還沒有加進人力成本。就在不久前,一輪用工荒迫使奧康每雙鞋的單價上調了10%,才能消化人力成本。
樊曼如說,目前,制鞋業不得不在"保利潤"和"保客戶"之間作出選擇,一旦客戶大量流失,企業最終必然倒閉,因此更多企業選擇犧牲利潤來保住客戶。據濟南一家制鞋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一雙膠鞋底的成本在8元左右,現在就得15元。
金猴集團副總經理蘇金合表示,越高檔的鞋漲價越多,因為越高檔的鞋用料越好,材料漲幅越大。"皮革業和化工業是緊密相連的,跟著石油行情走。現在國際石油漲這么高,化工原料的費用漲得也很大。"
伴隨原材料漲價的,是人民幣升值的巨大沖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這兩年,對于鞋廠來說,除了出廠的鞋子價格難以上漲之外,所有的開支都增加了。人民幣一升值,無疑雪上加霜。
C 原料供貨方
化工原料:瘋漲{page_break}
由于北非局勢動蕩,近來石油價格波動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且目前還未能看到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除石油外,天然橡膠的價格更是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每噸超過40000元。而一年前,這個數字還只是在25000元/噸左右。國聯證券便在一份投資報告中做出過預測,“今年天然橡膠價格還將繼續上漲。”作為鞋的主要原料之一,鞋的耗膠量占據了國內橡膠消耗量的5%左右。雖然對橡膠行業來說,鞋業是個小行業,但對鞋業來說,橡膠卻是個大行業,橡膠漲價無疑對鞋企是個沖擊。
另一讓制鞋業困擾的成本問題來自棉花價格。近來,國內328級棉現貨春節后受美國棉價上漲等因素影響,已重新站上3萬元/噸的價格。2月25日價格為30278元/噸。同比去年底的高位又上漲了超過10%。
橡膠鞋底、鞋面料全漲了,就連配料也漲了。一家鞋企負責人說,"以前一捆鞋號10元,現在15元了。原來一般小鞋盒2元,現在2.5元了。塑料鞋跟也漲了30%。"
整個制鞋產業鏈隨著原料上漲等因素紛紛提價的狀況,使漲價壓力被分攤到零售端的消費者頭上。不過這只是對購買品牌產品的消費者而言。
“大多數鞋類廠商沒有規模或品牌來支撐提價,今年的日子普遍不好過。”廣州一家鞋類專業市場負責人表示,據他了解,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廠家新年過后又招不到工,有不少索性關門或轉行。
相比品牌鞋企可以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鞋材供應商和代工商的日子看起來就不好過了。上述專業市場負責人提到的關閉或轉行的企業中,有許多來自制鞋業中的這兩道“工序”。專家認為,類似亞泰股份這類鞋材供應商環節,規模將成為能否“提價”的關鍵。“原料價格上漲,不具備議價能力無法提價,卻又不能讓生產線和工廠空著,這樣只能做一件虧一件。”她預計,由于短期內原材料價格仍在上升通道中,新一輪的鞋業洗牌已在所難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